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1年第3期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三个着力点

张静
来源:旗帜网2021年04月23日08:26
文字缩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是关乎教育事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教育强国的组织保证。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高度重视从三个着力点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以强化政治功能为统领

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各基层党组织的首要特征就是鲜明的政治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持以政治功能为统领,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要加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在理论学习上,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师生党员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尤其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学习中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狠抓落实,把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成效转化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战略任务的推动力。高校的校、院两级党委是贯通党的上下级组织的桥梁纽带,各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把党的领导落实落细,要求校、院两级党委抓好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教研团队上,建在班级课堂上,建在学生社区上,建在学生社团上,确保教育科研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引导党员队伍和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讲政治守规矩,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安排,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结合主责主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严格组织规范为保障

新时代在强化组织规范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继承党的组织建设优良传统,从规范着力,从严格入手,完善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高校在准确理解和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高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学生党支部要对党的组织制度加强学习,在实践中找准组织生活与学生生活、学习、科研的结合点。二是规范组织建设流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运行—反馈评价”全流程管理,严把党员入口关和支部书记选配标准,完善党的各项组织工作流程,通过强化组织规范,织密建强组织体系,汇聚党员群众力量,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应对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三是发扬党的优良政治传统。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继承发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阶段形成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政治生活基本规范,“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从每一个党支部做起,在高校内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建立“校党委—院(系、所)分党委—师生党支部”3个层级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严格贯彻落实组织制度,加强和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办学治校水平。

以创新活动方式为支撑

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对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党组织作用带来了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机遇,迫切要求创新活动方式载体,破解党组织建设的“中梗阻”“灯下黑”“两张皮”问题,全面提升组织力。

一是结合学校精神传统,消除“形聚神散”隐患。高校是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自觉融入学校精神传统和红色基因,在创新组织建设形式时,要更加重视丰富组织建设的精神内涵,发挥精神传统“凝神聚气”的功能,团结带动党员和干部把精神认同与组织认同、精神激励与纪律约束、柔性感召与刚性规制统一起来,在思想深处激发精神共鸣和政治自觉。二是结合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化解“两张皮”问题。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和“树”的过程凸显了高校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责任。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围绕根本任务、中心工作和具体业务,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从我做起”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三是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破解“老旧慢”问题。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完善网络在线培训、组织生活多屏多地共享等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新方式,实现异地共时、同频共振、动态反馈,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通过培育系列新媒体矩阵品牌,实现党建信息“精细烹制”,变“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实现党员教育信息多样态精准传播和扁平化互动。通过完善党员信息系统保密技术,减少党员信息重复采集现象,预防党建重要信息泄漏问题,实现基层党员信息及时更新,基层党建信息共享高效、安全。

(来源:《旗帜》2021年第3期;本文是2020年北京市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 ‘疫情大考’下北京市基层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

 

( 编辑:孙丽   送签:张成付   签发:张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