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81对公益性“慢火车”是见证者,见证了铁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的不懈努力。
牢记初心使命 服务乡村振兴
作为铁路扶贫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全路81对公益性“慢火车”自2017年以来实现常态化开行,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和104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市。从华北平原到西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慢火车”跨越深沟险壑,载着老少边地区群众驶入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坚持26年不调价,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慢火车”承载浓浓民生情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进一步巩固公益性“慢火车”开行成果,推进服务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找准“慢火车”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推动“慢火车”开行质量和服务升级。
近年来,公益性“慢火车”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品牌效应凸显。针对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地域特色,铁路将公益性“慢火车”开行与当地产业发展、惠农助学、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用好列车“乡村集贸市场”、车站“扶贫专柜”等经验,持续放大开行效果。
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铁路对老少边地区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强化路地协调联动,研究建立公益性“慢火车”路地共建共赢新模式,更好地服务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彰显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已成为广大铁路干部职工的思想共识。
承载民生情怀 温暖出行之路
随着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热播,行驶在祖国各地的81对公益性“慢火车”开始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春色满园关不住”,“慢火车”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顶峰的乌伊岭,每年入冬后大雪封山,6274次列车是百姓出行的唯一交通方式,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铁路公交车”。这趟“慢火车”已经运行了近半个世纪,烧煤取暖,平均时速不到50公里,沿途停靠29个车站,全程票价只需25.5元,最低只有1元。
汉中至阳平关8361/8362次列车单程运行117公里,沿途沟壑密布,开行范围覆盖500多个行政村76万以上人口。为解决沿线村民出行难题,本是通勤车的列车坚持14年向旅客开放,但区间最低1元、全程7.5元的票价未曾上涨。铁路精准对接村民需求,精心打造“列车集贸市场”,村民的土鸡、腊肉、魔芋等农产品在列车上就能交易。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7556/7557、7558/7555次列车已开行9年。这趟往返于乌鲁木齐至和田间、单程运行1960公里的“慢火车”,为南疆各族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奔向新生活的“金火车”。
运行46年的7053/7054次“慢火车”,见证了近半个世纪鲁中山区的巨变。近年来,沿途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近30处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文化村落、100多处采摘园遍布沿线。铁路在坚持票价不涨、升级列车服务的同时,在车厢布置旅游元素,体现乡情印记,并加挂餐车设立特色农产品展销专柜。如今,这趟车已成为网红旅游车,“铁路+文旅”新模式为沿线吸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一线一策略、一车一品牌。“出行公交车”“脱贫致富车”“民族团结车”“网红旅游车”,“慢火车”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
>> 在贵州省凯里市桐木寨站,旅客有序进站乘坐“慢火车”出行。
真情服务群众 收获满满幸福
“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5633/5634次列车的列车长阿西阿呷朴实的话语中透出满满的成就感。
这趟从普雄开往攀枝花的“慢火车”,穿越凉山彝族自治州,沿途停靠27个车站。25年寒来暑往,为了让乡亲们能及时联系到自己,她的手机号20多年没有变过。搀一搀老人、扶一把背篓,在阿西阿呷看来的分内小事,却被老乡们一直记着。村民们的信任,让她觉得特别知足。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慢火车”不断上演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温暖故事。
贵阳至玉屏5639/5640次列车列车长胡贵川是深受沿线群众欢迎的“带货车长”。这趟“慢火车”沿线遍布几十个村子,村民们全靠这趟列车进城卖菜。然而,由于对市场环境不了解,一度出现村民辛苦坐车出山却卖不完菜的情况。2017年以来,胡贵川开始帮忙给列车上的村民“带货”。他提前给老乡们在终点站联系好买家,并在列车上设立交流板,把村民的农产品登记下来,随时方便乘车人和商家对接购买。3年多来,胡贵川用实际行动帮助沿线村民打开了农产品销路,“带货车长”的名声越来越大。
“慢火车”陪我长大,我服务她到老—这是昆明客运段列车长袁琪珍的心里话。她在云南昆明开往贵州红果的5652次列车值乘已10年。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她,每周都要乘坐这趟车10小时外出求学。毕业后,袁琪珍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列车上工作,回报铁路、回报家乡。她感慨地说:“现在‘慢火车’的条件好多了,列车上开设了读书角,配置了书籍、报刊,孩子们可以查字典、写作业,有心的旅客可以读上一首散文诗,回家的路变得更加温暖。”
和袁琪珍一样,俄木日古也是一位因“慢火车”改变人生选择的铁路客运职工。俄木日古是土生土长的大凉山彝族小伙儿。小学毕业后,父母把他送到教学条件更好的中学读书。也就是从那时起,5633/5634次“慢火车”成了俄木日古的校车。2017年,为解决“慢火车”上彝族旅客大多听不懂汉语的难题,铁路招聘精通汉语和彝语的彝族列车员,俄木日古顺利通过考核。每当彝族旅客在车上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都会习惯性地去找熟悉的“新面孔”。俄木日古深情地说:“‘慢火车’只要一直开下去,我就一直不会离开她。”如今,老乡们越来越依赖这些彝族列车员,更让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当作学习的榜样。
服务好、惠民生,“慢火车”早已融入沿线群众生活,驶进百姓心窝。从脱贫致富奔小康,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镌刻时代烙印的“慢火车”承载新的历史使命,正向着春天加速奔跑。
(来源:《旗帜》2021年第4期;作者系《人民铁道》记者)
( 编辑:孙丽 送签:张成付 签发:张桃英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