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1年第4期

独特的成长魅力

——读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有感

石慧
来源:旗帜网2021年05月27日15:11
文字缩放: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通过大量的采访实录,真实再现了一位志存高远的青年,如何在贫瘠落后的黄土高原砥砺奋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第一站。

“读书上瘾”。习近平酷爱读书,以至于有的社员说“社员抽烟上瘾,近平读书上瘾”。他读书,是见缝插针地读,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白天上山劳动,晚上点一盏煤油灯,挑灯夜读;他读书面非常广,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军事……均有涉猎。他读书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分析比对,一方面,会对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会比较几种说法的异同,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理论联系实际,对当时很多“左”的做法有自己的认识,对“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产生疑惑,引发思考。

通过多年坚持读书学习,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知识素养。我们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能够很自然地感受到他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视野。

特殊历练。“文化大革命”时期,习仲勋受到迫害,家庭成员受到不公正待遇。习近平的人生低谷是在陕北度过的。陕北群众对习近平的关爱,使他对农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激之情。

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特殊时期,梁家河的老乡,即使自己肚子都吃不饱,甚至正月十五一过完,整个村子大部分人都出去要饭,也不亏待知青。耳濡目染,习近平经常拿出自己的口粮、饭票、衣物等来接济梁家河的父老乡亲。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加深了他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培养了他对农村农民的特殊感情。正如习近平后来所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真抓实干。特殊历史时期的苦难和磨砺,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迎难而上,努力奋进。特别是1972年、1973年这两年,大部分知青都回城的时候,他走不了。怎么办?这个过程,既是他磨炼意志的过程,也是他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发展的过程。正如他说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他敢于实践,敢想敢干。延川县不仅口粮严重不足,甚至连煮饭的柴火也十分缺乏。习近平试办沼气的成功,使农村做饭、取暖、照明这些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在梁家河村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大家建坝地、打水井、办代销店,给村里办了缝纫社、铁业社,给乡亲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他在担任各级领导岗位期间都很重视去贫困地区体察民情,正是他这种为民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的生动体现。

七年的历练,习近平收获了成长,正如他自己所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这就是“黄土地”赋予习近平的独特的成长魅力。

(来源:《旗帜》2021年第4期;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 编辑:孙丽   送签:张成付   签发:张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