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1年第9期

从瓦砾废墟间追寻真凶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处长孙玉友

袁猛
来源:旗帜网2021年10月22日15:04
文字缩放:

2017年5月19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气氛隆重热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正在举行。然而,本应出现在这场全国公安战线群英会上的孙玉友,却一早踏上了去山东省威海市的列车……

孙玉友,现任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处长,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应急管理部火灾事故调查专家。今年,拥有27年党龄的孙玉友,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公安部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干部。

作为痕迹物证方面的专家,孙玉友的身影经常穿梭于实验室与各种突发重特大案件现场。一个脚印、一根头发丝,一个打火机、一块碎玻璃,在孙玉友眼中,往往能成为破解各种疑难杂案的密钥。

36年坚守初心—

化学毕业生成为刑侦专家

1981年,18岁的孙玉友考上了兰州大学化学系。在实验室里各种仪器和试剂的陪伴中,孙玉友度过了4年的求学生涯。“愿意当警察吗?”1985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向他抛来了橄榄枝。来到物证鉴定中心后,与孙玉友打交道的还是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和试剂。“实验室里能破案?”没有想象中的轰轰烈烈,孙玉友有些失落。然而,随着一次次案发现场勘查,一次次案件交流探讨,让孙玉友逐渐打消了这种疑虑:“实验室里还真能破案!”

1986年,第一次跟随公安部刑侦专家去案发现场的场景,孙玉友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河北省赞皇县发生一起爆炸案,死伤多人。当时正值夏季,爆炸后的废墟瓦砾中,到处都是腐尸气味。“现场惨状对我的心理造成很大冲击。”孙玉友告诉记者,任务结束时,衣服上黏附着难闻的腐尸味儿,“回来后衣服全扔了,鼻孔里的味道一星期才散尽”。

然而,大热天里,在爆炸现场,亲眼看见公安部刑侦专家们工作时的顽强作风和忘我精神,反而坚定了孙玉友在刑侦工作中作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从此,孙玉友潜心钻研,“泡”在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实验室。从微量物证处到涉爆案件侦查技术处,这一“泡”,就是36年。

勘查现场,提取物证,案情分析……36年的岁月打磨下,那个第一次看到尸体忍不住呕吐的“化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36年来,孙玉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推动我国爆炸、纵火案件的物证检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16年1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发生公交车纵火案,孙玉友 (中) 赴现场调查。

追寻破案密码—

真相就隐藏在废墟瓦砾间

真相往往隐藏在废墟瓦砾间。对于孙玉友而言,犯罪现场的任何蛛丝马迹,都可能成为破解案件的关键线索。

2007年11月14日凌晨4点,河北承德的一个歌舞厅,发生了一起纵火案,造成11人遇难、多人受伤。警方在起火点周围检测出了汽油成分,初步判定是人为纵火。真凶是谁?警方对生还人员排查后,却产生了更大的疑惑—每个生还者都有自己没有放火的证据。

“纵火者不可能凭空消失!”孙玉友再次对现场进行勘查,一个残留的打火机跳入了孙玉友的视线。经过查询辨认,警方找到了打火机的拥有者。“这个人疑点很大。”孙玉友作出判断,“所有逃生者中,他的衣着是最完整的,这不符合常理。”警方最终证实,这个人就是纵火者。

2008年1月21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一家制衣厂突然起火,正在上班的7名女工被毒烟熏死。然而,深圳警方多次勘查现场,始终无法提取到能直接证实起火原因的物证。随后,孙玉友被派往现场进行复勘。“灭火时,因水大量冲刷,现场破坏很严重。”不过,孙玉友还是靠着敏锐的观察力,从楼梯口台阶里的缝隙中,找到了几粒玻璃碎渣。

“这是人为纵火案。”经过检验鉴定,孙玉友认定这是酒精瓶底部的玻璃碎片。深圳警方以此为方向,最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在刑侦工作中,火灾现场和爆炸现场是最难提取证物的现场。“现场破坏程度太大。”孙玉友告诉记者,为提取有效证物,他和战友们曾经在重庆黔江的一个火灾现场,前后装了3000袋残渣。

越是艰难越向前。孙玉友介绍,重特大案件、疑难案件、有争议的案件,是他们的工作重点。

2017年冬季,孙玉友奔赴内蒙古自治区一处案发现场调查取证。零下30多度,虽然穿着厚厚的棉衣棉靴,身体仍然被冻透了。“镊子都拿不住。”在这种极端严寒天气下,孙玉友和战友们硬是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圆满完成了任务。

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强大的忍耐力。在孙玉友看来,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刑侦人才,这三者缺一不可。

现场就是命令—

因破案屡次错过重要场合

现场就是命令!因为要第一时间到达案发现场,“错过”似乎成了孙玉友从警生涯中遇到最多的词汇。

1985年,孙玉友只身来到北京,妻子何丽珠留在了吉林任教,直到1993年辞职后,才带着孩子与他在北京团聚。孙玉友错过了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时光。

2017年5月18日,孙玉友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第二天的荣誉时刻。晚上9点,一个电话打来—山东威海发生一起幼儿园校车燃烧事故,明天需要他去现场。这一次,孙玉友错过了属于自己的荣誉时刻。

2021年1月10日,迎来了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不久前,孙玉友获得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荣誉称号。这一天,公安部机关举行了隆重的警旗升旗仪式。原本要参加仪式的孙玉友又因事没能到场。

“错过有遗憾,但没有怨言。必须我到场,那是组织相信我。”孙玉友认为,既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就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精神。

到现场去!这么多年,孙玉友做到了。最多时,一年有半年在外出差。

“培养一名优秀刑侦人才,至少需要10年。”目前,孙玉友将工作重点放到对刑侦人才的培养上。除了参与相关培训班的授课,从2005年起,孙玉友开始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从2008年起,孙玉友担任中国刑警学院客座教授。

6月29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这一次,孙玉友终于没有错过!

(来源:《旗帜》2021年第9期;作者系《人民公安报》采访部记者)

( 编辑:贾泽娟   送签:张成付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