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2年第1期

党领导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装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吴艳华
来源:旗帜网2022年03月02日11:05
文字缩放: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党领导的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90年来,人民军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其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保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装备建设的正确方向

党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装备建设的绝对领导是由党的政治地位和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属性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国防科技工业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人民军工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自一开始就打上了党的烙印,从骨子里就有“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武器装备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始终加强党对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建设的领导。

1931年10月成立的官田兵工厂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兵工厂,它的建立标志着党领导的人民军工的诞生。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兵工部成立黄崖洞兵工厂。1947年12月21日至194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第一次华北兵工会议,标志着解放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战时人民军工体系,是战争时期人民军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下决心建设强大国防和现代国防工业。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同志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常规武器实现从进口、仿制到自主研制的转变,尖端武器取得“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强军发表重要论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2018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统领,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自主创新为基点,以体系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现代化步伐,使我军装备建设连续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

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快速发展

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党领导装备建设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是装备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确立“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通过与苏联合作,我国迅速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到1962年底,部队所需装备基本上可以由国内生产解决。邓小平同志强调“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我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军工技术合作与交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虽然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航空、导弹、电子等先进技术,填补了部分国内技术空白,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了自主研发能力快速提升,但我国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主的方针一直没变。

进入新世纪,国防科技工业迎来收获期,陆续在关键领域取得技术突破,自主研制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能力水平持续提升突破,陆海空天装备实现质的飞跃。

坚持崇尚科学,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装备建设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实现了我国从科技落后国家向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转变。

老一辈军工人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民间手工艺相结合,逐步解决了步枪、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等兵器以及无烟火药、黄色炸药等的生产制造工艺和原材料问题。特别是“缸塔法”制造硫酸推动无烟火炸药发展、“窑炉焖火法”韧化炮弹弹体、“坩埚炼铜锌”推动枪弹升级三大创造,促进了军工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以超前世界眼光、深厚的科学功底、系统的管理方法,有力推动中国航天创新发展。著名科学家黄大年带领团队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攻关,突破了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

科学技术对装备的推动作用十分巨大。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坚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引领作用。

坚持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汇聚起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现代化强大力量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思想。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坚持广泛吸收、正确使用人才,坚持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党领导各项事业持续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革命战争时期,4万多知识分子千里迢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其中科技人员就有数百人。党中央对于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怀备至。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党中央千方百计团结和依靠各方面人才。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海外学子回国人数占海外中国留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就一定要激发人才的创新动力。1961年7月19日,党中央批转全国执行的“科学十四条”明确了科研机构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要求尊重科学家、保护科学家,保证科技人员有六分之五的时间能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等。

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23位卓越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截至目前共35位专家获此殊荣,其中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专家10人。装备竞争是人才竞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国防科技和装备领域打造成国家创新人才的高地,人才成长兴业的沃土。

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国防科技工业和装备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优良传统,持续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装备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军工人在艰苦的环境下持续为伟大事业奋斗,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扎根国防科技事业。

革命战争时期,从事根据地兵器生产的人员,处境险恶,生活非常艰苦。但军工人经过革命的锻炼和教育,坚定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远大理想,不管环境如何恶劣,条件如何艰苦,从不向困难低头。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上,人民军工形成了人民兵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核工业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探月精神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时刻铭记党领导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装备建设走过的路,发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军工精神内核,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在干事创业中成长,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不懈奋斗,为实现强国强军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旗帜》2022年第1期;作者系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