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初心所向 追风逐云

——记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缪育聪

梁玉英
来源:旗帜网2022年04月19日09:45
文字缩放:

中等身材,戴着眼镜,温和稳重,说起话来慢声细语,带着一点福建人特有的轻软口音,这就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缪育聪。因长期致力于边界层与大气污染研究并作出突出贡献,年轻的缪育聪已成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骨干成员,被评为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全国气象工作先进个人、中国气象局青年气象英才、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北京市科技新星等荣誉。但缪育聪说,自己才刚刚起航,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科研工作者,既肩负使命,当勇往直前。

是党员,就要牢记国家使命,彰显担当

缪育聪是党员,他的初心从未改变。2010年起,缪育聪在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学习,开展边界层气象方面的研究。2012年末,北京的雾-霾天气成为舆论焦点,坚定了缪育聪科研的方向和决心。2016年他博士毕业,进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所属大气成分与环境气象研究所,持续聚焦大气成分变化机理的相关研究。

他依托雾-霾监测预报创新团队,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等科研项目,聚焦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过程,探究重污染的气象成因和物理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科研成果,至今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SCI总引超过1600次。

多年来,缪育聪一直致力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努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缪育聪第一时间基于环境气象资料对雄安的大气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评估区域输送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于2017年7月发表在《科学通报》上,为雄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9月,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500天之际,缪育聪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论文《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同期气溶胶污染的高空环流特征研究》,系统分析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同期的气象条件和气溶胶污染过程,并结合数值模式和天气学方法揭示高空环流及边界层结构的环境影响,为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的大气环境预测提供了帮助。

是科研工作者,就要格物致知,不断向上攀登

老家在福建的缪育聪,因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好奇心,与气象结缘。在气象科研工作中,他始终保持好奇心,格物穷理。在雾-霾监测预报创新团队的引领下,缪育聪从天气系统演变的新角度开展环境气象研究,与读博期间参与的地表作用研究互相补充,“天地一体”地阐明了京津冀地区气溶胶污染的气象成因。

基于中国气象局的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他反演计算了全国主要城市的边界层高度,并揭示了边界层对典型污染地区的环境影响,填补了多地缺乏长期边界层高度观测的空白,为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防治气溶胶污染提供了支撑。

缪育聪不断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还非常重视气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联合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并为基层气象工作者讲授环境气象课程。作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专委会的成员,他积极推动环境气象领域的学术交流。

初心所向、使命必达,缪育聪将永葆好奇之心,追风逐云、向上攀登,努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气象现代化奉献力量。

(来源:《旗帜》2022年第3期;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编辑:徐雅维   送签:吕凤茹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