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2年第7期

诗书传家 志存高远

——眉山苏氏的家风

陈希丰
来源:旗帜网2022年08月29日09:38
文字缩放:

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的三苏祠,曾是苏家故居。从这里走出来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俱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一门独占“唐宋八大家”三席,被人尊称为“三苏”。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其长子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次子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谥文定。“三苏”之后,其子孙亦能踵武前贤,不坠家声。眉山苏氏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家族的典范,与其优良严谨的家风密不可分,其家风概括起来可总结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

读书正业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苏洵的父亲苏序非常重视读书学习。苏序并非读书人,但他有感于北宋崇文兴教之风,积极倡导诸子读书,并定下“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的治家理念。苏序之子苏涣(即苏洵之兄)“勤奋问学”,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登第,成为苏家在宋代的首位进士,官至利州路提刑。

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著书立说,并悉心教授二子。苏辙诗作《初发彭城有感寄子瞻》曾回忆兄弟二人年少时居家读书的岁月:“念昔各年少,松筠閟南轩。闭门书史丛,开口治乱根。”苏洵游学在外时,则由妻子程夫人承担苏轼兄弟家教之责。苏轼十岁时,一天,程夫人教他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末年因“党锢之祸”而被杀害的名士。临刑前,范滂与母诀别。范母从容言道:名节声誉与富贵长寿岂可兼得?书读至此,程夫人十分感慨。一旁的苏轼问:“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夫人回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家家教,于此可见一斑。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双双考取进士,名动一时。步入仕途后,苏轼兄弟仍注重读书。苏辙称自己“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苏轼更是将抄读书史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日课,并曾分享治学心得:“多读书史,仍手自抄为妙。”据苏轼自述,到四十岁左右时,他已抄诵过《汉书》三遍,足见其读书用力之勤。

苏轼兄弟不仅重视读书,更积极将这一家风传递给苏门后辈。苏辙有诗云“吾儿(指其幼子苏逊)生来读书史”,正是苏氏读书传家的写照。苏轼曾教导堂侄苏千之:“可读史书,为益不少也。”对于侄孙苏元老,他更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具体要求:“宜熟看前、后汉史及韩、柳文。”

在“读书正业”的家风下,整个眉山苏氏家族在两宋时期涌现出了十多位进士。苏轼三子苏过、苏辙之孙苏籀分别有《斜川集》 《双溪集》传世;苏轼次子苏适、孙苏符、曾孙苏岘、苏辙之孙苏简、曾孙苏谔等也都有诗文集,可谓文脉昌盛。

孝慈仁爱

苏洵在《族谱后录》中追忆其祖父苏杲“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孝慈仁爱”作为眉山苏氏的重要家风,代代相传。苏洵之父苏序以“好施”闻名乡里,“急人患难,甚于为己”。他曾在荒年变卖田产,赈济邻里。待至丰年,邻人欲偿其值,苏序却坚决不收。苏洵同样“质直忠信,与人交,共其忧患,死则收恤其子孙”。其妻程夫人治家,“族姻之孤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赒焉”。

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谊,堪称千古典范。《宋史》称其“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轼去世后,其子苏迈等贫无所依,生事萧然。当时废居颍昌(今河南许昌)的苏辙毅然将自己唯一的一处房产卖掉襄助。苏辙之子苏适同样孝友仁爱,“兄弟之贫者,率于众而周之”。苏轼之孙苏符遇族人婚葬,“必待以具资”,“甚者待以敛”。

苏家子孙出仕为官者,则将“仁爱”家风进一步扩展到百姓身上。苏轼一生游宦各地,所到之处,皆体恤民情,解民之危苦。如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恰遇饥年,百姓多遗弃孩童,苏轼拿出库粮,专门用以收养弃儿;在徐州时,逢黄河泛滥,苏轼组织军民抗洪,住宿城头,过家不入;在杭州时,苏轼带领百姓疏浚钱塘六井,整治西湖,并捐钱设立免费医坊;在扬州时,苏轼上疏请求朝廷停止催缴积欠,“使久困之民,稍知一饱之乐”。甚至在遭遇贬谪、无职无权时,仍不忘百姓疾苦。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苏轼写信给鄂州(今湖北武昌)知州朱寿昌,希望禁杀女婴,并倡议成立民间慈善机构——育儿会,数以百计的婴孩因此存活;贬到惠州后,因见当地百姓渡河,多没水身亡,又捐钱修桥。南宋初年,苏辙长子苏迟在知婺州(今浙江金华)任上奏减赋税,百姓为其立生祠,传续着苏氏“仁爱”家风。

非义不取

苏氏家族素有“非义不取”的传统,其成员大都乐善好施,视钱财为粪土。苏洵父、祖行善乡里,自己却“田不满二顷,屋弊陋不葺也”,“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苏轼在《记先夫人不发宿藏》一文中记录了母亲程夫人的一则往事:程夫人操持家业时,迁居眉山纱縠行的一处宅院。一天,两位婢女无意中在屋内挖出一个坛子,上面盖着乌木板。众人猜测坛中可能有财宝,都迫不及待想打开来看。程夫人却命人重新用土将坛子埋好,并告诫家人坛子乃前人所埋,非苏家所有,谁也不准挖取。程夫人“不发宿藏”之举可谓苏氏“非义不取”家风的完美诠释,并对苏轼、苏辙兄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来谪居黄州期间,仕途遭遇重大挫折的苏轼一度过着“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的生活,但他仍坚守“非义不取”的信念,并在《赤壁赋》中予以表露:“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为政清廉

“非义不取”的家风,体现到仕宦做官上,便是“为政清廉”。对于廉政问题,苏轼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做过系统阐述。他继承《周礼》为官六事——善、能、敬、正、法、辨,皆须以廉为本的思想,十分强调官员廉洁的重要性。苏轼认为:“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即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在此基础上,苏轼提出“廉为官程”的理念,认为在任用、考察官员时,应将廉洁——而非才能与政绩,作为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换言之,一个官员,不论能力再强,治绩再突出,只要违背了廉洁的底线,便应一票否决。

苏轼一生虽数遭贬谪,但也曾做过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一类的高官,出任过富庶之地——杭州、扬州的知州。不论居官何处,他都两袖清风,洁身自好,从不聚敛财富。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就是:“不善治生,禄赐所得,随手耗尽。”宋代史籍《东都事略·苏轼传》也用“轻财好施”四字概括苏轼的品格。其弟苏辙官至尚书左丞(副宰相),同样“拙于生理”“聚财无方”。正因如此,苏轼兄弟虽仕宦显达、名动四海,但因手头没有积蓄,一旦遭遇贬谪,便要为生计发愁。如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即因“廪入既绝”,生活过得极为简朴;苏辙晚年携子侄隐居颍昌,“衣草食芋栗”,日子更是异常清苦,但兄弟二人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来源:《旗帜》2022年第7期;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