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2年第9期

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旗帜网2022年10月12日09:43
文字缩放: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决战阶段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首战。在这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战役中,广大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动员起来,踊跃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全力支援前线,军队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处处呈现出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出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适龄青年参军,抒写奋勇当先史诗

在东北解放战争特别是辽沈战役中,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兵源问题日渐突出。在东北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宣传和大力推动下,东北解放区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处处呈现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姐妹争相参军的动人场面。据统计,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共有160万名东北民众参军,仅辽东地区就达33万余人。由于参军踊跃,人民军队发展很快。1945年9月,党中央派遣2万名干部和11万人的部队挺进东北,到1945年底时,东北地区的人民军队已发展到20多万人,1946年底发展到30多万人,1947年底发展到70多万人,到1948年辽沈战役时,人民军队已发展到10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东北人民的优秀儿女。1948年辽沈战役前夕,东北各地特别是辽宁地区掀起参军高潮,仅新金、复县、庄河三地,3个月内参军者就超过万人。

除了动员适龄青年直接参军外,中共中央东北局还要求各地区有计划有组织地组建大批二线兵团,由各省军区对其进行比较正规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后,输送到前线部队。东北各地党组织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每批均超额完成任务。以辽宁为例,第一批组建二线兵团任务是8个团,1948年春,辽宁双倍完成;第二批任务是24个团,到辽沈战役开始前,辽宁实际组建了61个独立团。每团最少2500人,多者3000余人,总计17.5万余人。这些独立团经过5个多月的军政训练后,在辽沈战役前或辽沈决战中,一部分充实到主力部队,直接到前线参战;一部分合编成新的独立师,配合主力作战。

>> 辽沈战役期间,辽宁民众为人民解放军运送给养。

百万民工参战,绘就战勤服务画卷

辽沈决战期间,不仅有百万大军投入战斗,还有百万民工随军行动,这是国内历次战争中所没有的。尤其是主战场辽宁地区的青壮年,参加战勤民工队伍的人数更多。辽沈战役期间,锦州前线附近的民众大多数都参加了支前工作,男人出民工、抬担架,妇女当向导,儿童站岗放哨,老人烧火做饭,男女老幼全都加入支前大军中。

战役前,各地都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广泛动员群众参加战勤队伍,以县、区、村为单位,组建民工队、担架队、大车队,由县委主管书记或主管县长亲自带队,随军行动。据统计,辽沈战役期间,共出动民工183万人,担架13.7万副,大车12.9万辆,牲畜30万头。其中,热东地区参战民工1.3万人,担架2.2万副;热辽地区参战民工8.7万人,大车4200辆,毛驴近万头。锦州外围战期间,绥中、兴城、北镇、阜新、义县等地,共出担架7600副,民工1.1万人。在攻打锦州的战斗中,战勤民工和担架队员在火线上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运送弹药,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锦县午旗村担架队共有41名队员,其中6人光荣牺牲;在锦州城内巷战中,锦州郊区二屯民工王井儒为解放军带路,不幸中弹牺牲……

塔山阻击战时,广大战勤民工掀起了支前热潮。有车的赶着大车拉送枕木、铁轨、石头,无车的则肩扛手抬沙石木料奔向阵地。阵地上,军民并肩携手共同修筑了多种掩体、战壕和交通沟,塔山村的民工和群众还帮助解放军修筑起一条东起打渔山、西至白台山的8000多米长的交通壕。战斗中,敌人将大量炮弹倾泻在塔山阵地,平地炸出了几尺深坑,很多工事被炸毁,解放军阵地失而复得,工事毁而复修,不少支前民工受伤,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黑山阻击战前夕,敌军压境,解放军控制的地区只有黑山和大虎山两镇及两镇之间的12个村屯。县长云戒三率领支战干部和民工帮助解放军修筑防御工事百余座,将北起大白台子、东至下湾子、南到大虎山的解放军前沿阵地联成一线,掩体相接,沟堑相通,形成了一条可攻可守、畅通无阻的防御体系。解放军占领的“101高地”,是座寸草不生的石头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工事修筑起来困难重重。但是,成千上万的黑山民众不畏艰难,背着土石,成群结队,蜂拥而上。顷刻间,装满泥土的麻袋、草包堆满高地,寸草不生的秃山头很快就变成了一座“坚固”的战斗堡垒。经过两昼夜的奋战,军民还一起挖成了一条17.5公里长的堑壕。阻击战斗打响后,黑山县党政干部和广大民工冒着枪林弹雨,一趟又一趟地往返阵地,运送弹药和伤员,昼夜同解放军并肩战斗。当时,黑山县只有不到40万人,在阻击战的几天中,出动战勤达130万工日,有400多名民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民众纳粮献物,奏响后勤保障赞歌

除了参军参战,辽沈战役期间,东北广大人民群众还积极纳粮献物,为部队作战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成为党和人民军队坚强有力的“靠山”。据统计,辽沈战役期间,东北民众共献纳粮食5.5万吨,豆油2000桶,食盐200万斤,棉衣100万套,制作赠送慰问袋2万个,给一线指战员写慰问信32万封。

塔山阻击战中,为帮助解放军构筑工事,塔山村周围的老百姓纷纷卸下自家门板,拆下炕沿、柜盖,甚至有一位农民主动献出三间房料,百姓们说:“部队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援什么!”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才有了辽沈战役决战决胜的经典战例。黑山阻击战中,村民王桂珍亲眼目睹战士们坚守在阵地上几顿没吃上饱饭了,便将自家仅有的一点苞米,用小缸捣成苞米面,做成饼子送到阵地上。据不完全统计,在黑山阻击战中,当地群众仅用4天时间就赶制干粮2万多斤,顶着天上敌机猛轰滥炸、地面炮火纷飞,冒着生命危险,把干粮送到前沿阵地子弟兵手中,为战斗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辽沈战役的胜利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只有赢得人民信任,党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无往而不胜;只有得到人民支持,党才能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旗帜》2022年第9期)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