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2年第11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韩文秀
来源:旗帜网2022年11月29日16:56
文字缩放:

11月7日,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大会以“赋能高质量、打造新动能”为主题,旨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着眼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出的重大判断,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判断的科学内涵,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提出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使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发展方式经历深刻转变,为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提高了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1.2万美元以上。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成为现实。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惠及全体人民。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5万元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深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6.2%,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总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第一,生产方式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直观成果。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强大经济实力支撑安全实力。我国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能源产业取得长足进步,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雄辩地证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对这一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要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大步,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样宏伟的战略目标,必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9月25日,在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绳网特色产业园,工作人员在加工绳网制品。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到2035年,要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更多就业机会,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以物质实力支撑精神实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高质量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必然结论。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改善预期、提振信心,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努力在更长时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完善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

(来源:《旗帜》2022年第11期;作者系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