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渊源与深远意义

陈甜
来源:旗帜网2023年02月24日10:02
文字缩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理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大党大国的国际责任融合在一起,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天下为公”思想的溯源与内涵

“天下为公”源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在阐发社会政治理想时明确提出的概念。所谓“天下为公”,是与儒家学派憧憬的“大同”社会状态作为一组彼此关联的概念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旧社会秩序已经崩坏,封建制的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所谓“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自弑其父者有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儒家学者借孔子之口,托三代圣王之世,提出了皇古高远的“大同”社会愿景、“天下为公”的社会运行伦理观念,并有志于焉。

那么何为“天下”?“公”为何意?天下,从直观意义上来讲,是广阔无垠的山河大地。但在有人类生息繁衍的自然地理空间中,“天下”则变为由自然地理山川和人类共同构成的价值秩序世界。然则“天下”的主体,在儒家学者看来,尧舜之世才是真正的天道通行、天下为公。尧舜德才兼备,被推举为帝王,秉承天道之公,让天下所有人安居乐业。天下,名义上是为尧舜所有,实则为所有人共有共享。上古时代的禅让制度在大禹之后便戛然而止,“公天下”被“私天下”所取代,世袭制成为历数千年不变的制度。儒家学者也在提出“天下为公”愿景后,指出了“大道即隐、天下为家”的社会现实。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面对历史的倒退,儒家学者试图在“私天下”的政治制度中,尽可能体现“天下为公”的道德取向,从对“天下为公”最高权力的归属寄托,转向对帝王社会治理的道义阐发。儒家学者劝勉君王志于仁、行仁义、施仁政,最大限度做到“为公”而非“为私”。

“天下为公”的治理之道,据战国秦汉儒家经典,要旨如下。其一,君王治理天下的第一要义是保障民生。在儒家学者看来,“谷与鱼鳖不可胜数,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其二,君王政治行为的准绳是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有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其三,君主要一视同仁,对所有人公平公正。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四,君王治理家国要倡导和而不同、多样为一。孟子曾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付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洚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其中,劝诫君王不应以利字当头,不应局限于“内外有别”的狭隘思想。儒家学派对家天下的君主提出了“天下为公”之道,让统治者做尧舜一般的先王,崇公而灭私,与民众同忧乐、共进退,做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仁政惠泽天下,具有着超越时代的道德价值和政治意义。

“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嬗变

《礼记》在古代被奉为经典,使得“天下为公”“大同”等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从秦汉至宋明,封建社会思想家根据社会条件的改变,不断调整“天下为公”的内涵释义,但都未脱离为封建统治阶级辩护的立场,更没有突破儒家的思想框架。如,董仲舒描绘了“不敢有君民之心”的社会状态,同时又提出了“君权天授”“屈民以伸君”的思想观点,其实质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社会。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资本主义萌芽,人们也开始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如,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倡言“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王夫之主张“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等。他们要求君主鞠躬尽瘁,做天下人的公仆,承担天下兴亡的重任,将立君为民、立君为公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推向了高峰。

2022年11月16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高速铁路综合检测车行驶在雅万高铁试验段。

自鸦片战争起,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与冲击下,我国一些仁人志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家天下”出现向“公天下”转变的契机,“天下为公”具有了超越旧的封建历史传统的新内涵。首先,在我国延续2000年的“天下观”有了新变化。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激起了中国人民反抗外侮、追求实现国家富强乃至“天下为公”和“大同”理想的坚定决心与信心。在此基础上,洪秀全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理念,糅合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提出了“天下一家”说;康有为创作《大同书》,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和公羊学的“三世说”结合起来,提出建立一个没有阶级、一切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这些设想对于认识封建帝制的腐朽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其次,拓展了“天下为公”的民主内涵。面对救亡图存的严峻形势,中国近代仁人志士以西方先进思想和制度为参照,积极探求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康有为吸收了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同时,他提出在我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进而循序渐进地实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诠释了“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强调国家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官吏是人民的公仆,主张平均地权,消除贫富悬殊和不公平现象。孙中山先生倡导主权在民、以民立国,以民主共和取代帝制。他不仅拓展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内涵,更使之成为建立民主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但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建立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领导,必然要走新的道路。

“天下为公”思想的实践与时代回响

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思想家站在各自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上,对“天下为公”的思想作出了丰富的表述。但由于时代与制度的局限性,“主权在民”的社会理想均未能实现。只有中国共产党将“天下为公”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行发展的文化资源。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努力,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人类社会的主人,并应当拥有人类社会的一切权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践行和丰富着“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情况,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使人民在经济上翻身做了主人,社会主义制度也在我国建立了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使“天下为公”从理想变为现实。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天下为公”也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向世界倡行大道。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发表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用“天下为公”思想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里的“天下”指的是全世界,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这里的“公”,指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立时代之潮头,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是对“天下为公”内涵的高度升华与创新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天下为公”思想中的伦理道德加以规范,与时代问题相互结合,并运用于国际关系中。这些,都在提示着世界各国,一个国家谋求发展的时候,如果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冲突,那么在争取各自利益的同时,也应当做到有所平衡,以求共存。要倡导公平正义。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程度不一、民族特色不同、世界局部冲突不断,坚持“天下为公”思想中的公平正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要倡导互利共赢。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一般都是围绕着利益展开,在利益关系交错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弘扬“天下为公”思想中的义利观,寻求互惠互利和利益共同点,有助于避免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要倡导共建共享。全球安全问题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天下为公”思想中的公私理念,对全球各国建立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应对人类未知的安全威胁,具有启发和指导价值。尤其是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例证了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整体利益和安全关系。

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响应。以“天下为公”的思想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包容,更对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推进人类和平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来源:《旗帜》2023年第1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 编辑:贾泽娟   送签:贾泽娟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