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3年第4期

支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着力满足人民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
来源:旗帜网2023年05月04日17:12
文字缩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站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深刻认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文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同时,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人民群众对实现文化权益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发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就越突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需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在各级财政有力支持下,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面向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明显提高,但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文化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缺不缺、够不够”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好不好、精不精”问题越来越凸显,高水平文化服务相对缺乏。

>> 1月14日,新春将至,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盛装打扮的村民载歌载舞,热闹迎佳节。

扎实做好财政支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工作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一是继续通过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支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二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转移支付资金向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保持脱贫地区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优质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三是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保障国家基本标准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推动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标准,落实支出责任,加强事前论证和风险评估,控制在财政承受范围以内,避免脱离实际和盲目攀高,确保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支持文化惠民项目实施和服务效能提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改进完善项目运行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创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用好绩效管理指挥棒,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三是支持协同改革发展,以构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为重点,支持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协调发展。

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一是支持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丰富数字文化资源,拓展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应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二是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规划指导和财政政策引导,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标准规范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努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三是推动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让人民更有效、更公平地分享公共文化服务。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支持政策,提升免费开放水平和服务效能。一是继续通过向博物馆、纪念馆发放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和向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发放免费开放补助资金,支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鼓励地方通过经费分配、项目安排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场馆的支持力度。完善提升文化场馆功能,精准开展分众式公共文化服务。二是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效益。完善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支持政策,提升国家版本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场馆展陈利用水平。三是持续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中国印刷博物馆、国家文献储备库、智慧广电等工程,强基础、利长远、惠民生。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区,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丰富优质旅游供给,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完善创作引导激励机制,着力推出更多文艺精品。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改进和优化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等运行机制,支持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创作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二是支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和人才培养自信,支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开展创作研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主动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三是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面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激发院团活力。

(来源:《旗帜》2023年第4期)

( 编辑:刘琼   送签:刘琼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