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特稿

理论学习如何学、怎么用?

倪四义
来源:旗帜网2023年07月18日08:22
文字缩放:

一、如何学?

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工具,思想是语言的内容实质。我们要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升传播效果,离不开语言,更离不开思想。而这个思想的根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避免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必须深刻理解其理论逻辑。

内容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对新时代各领域实践成果的总结;“十个明确”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四个坚持”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为今后的实践指明了目标、路径、方略、步骤。“十个明确”从何而来?就是从“十三个方面成就”总结而来,是我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十四个坚持”从何而来?就是从“十个明确”推导而来,是我们对今后实践的行动指南。所以,这三者构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是一个从实践总结出理论,再以理论指导今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对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在“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这些主要内容背后,是“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更深一层、更具普遍性的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既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体系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我们在学习中不能简单地记几个概念名词,而是要仔细去理解和体会这种相互关系,才能真正读懂其理论逻辑和丰富内涵。

方法论。在内容的背后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归纳为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七个方面,这是帮助我们科学分析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强大思想武器。七种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什么要学习这套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覆盖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各个领域,主要是国家大政方针层面的,而各个单位和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具体的,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需要我们在思维方式上把理论与实践、战略和战术统一起来。比如,总书记要求我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那么,我们在对美舆论斗争中,如何落实好这一要求?以七国集团峰会的报道为例。新华社国际部在会前就预设议题,把这次峰会放到整个国际舆论场的大环境中来看,看清楚几场峰会之间的关系,找准既可以引发受众关注、又有利于实现舆论斗争目的选题角度,从而取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这次报道也体现了辩证思维。正面报道和舆论斗争并非相互隔绝,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对比和反差本就是传播领域用来吸引受众的常用手法。在开展舆论斗争的同时,结合适当节点、借助正面报道,可以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起到舆论引导与对冲的作用。再比如,总书记经常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新闻舆论的角度来说,底线思维重点体现在报道安全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调的。唐朝诗人杜荀鹤有一首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思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有风险的地方,就会谨慎小心,就不容易发生问题。大家都认为没风险的地方,反而最容易发生危险。这其实就是一个底线思维的问题。风险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也取决于我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精神松懈必然会放大风险。这一点,我们要牢记。总之,我们学习这些思维方法,不是记住一些简单的概念,而是要把它们变成我们的工具和习惯,通过不断结合实际运用,把这些思维方法变成自己自然而然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推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

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而方法论则体现了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首先就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因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概念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通俗易懂。辩证唯物主义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有三大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者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个基本原理。但要真正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需要我们下功夫,与实际联系起来,与历史联系起来,去思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六个必须坚持”中的第一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对应历史唯物主义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100多年里,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克服艰难险阻,发展成为9800多万党员的大党,把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工业大国,靠的就是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我们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这就是与历史的创造者站在一起,就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也充分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反观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披着“民主”外衣的金钱政治把腐败制度化、合法化,把人民作为欺骗、剥削、压迫的对象。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内斗不止,贫富之间斗、党派之间斗、种族之间斗,大量资源被浪费在内耗中,整个社会运转的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所无法克服的内生矛盾,也是社会主义显著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一大优势。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商品生产国和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证伪了西方一些学者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这其实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过去,中国长期落后于西方,一些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乃至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缺乏自信,存在一种自我否定的倾向。如今,中国人重拾自信,这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螺旋式上升,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悠久历史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能够以更加科学、更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自身和看待世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简要分析我们当前所看到的社会现象、我们所经历的时代变迁、我们所走过的发展道路,这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看透本质。学习理论,必须与实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就是运用。事实上,不运用,就谈不上真正的学习,“学”和“习”这两个字本来就包含了了解知识和练习运用的含义。

二、怎么用?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把这一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首先,要强党性,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我们党最早建立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跟党而兴,始终与党的事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改造主观世界,首要一点就是继承和发扬我社红色基因,做到先是“革命人”再是“新闻人”、先是“党的人”再是“新华人”,一分钟都不站在党的队伍之外,一分钟都不偏离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我们自身,就是改造人。这种改造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因为,理论通常是别人总结的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变成自己的经验。要真正学会一样东西,离开实践是不行的。比如写稿子,光听很多理论就能学会写吗?就能写好吗?必须要靠大量的写作,通过写来学会写。正如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所总结的那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古人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重行动,努力改造客观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报道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善于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善于运用这一思想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运用这一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当前,我们面临很多任务:要用心用情做好核心报道,要在舆论斗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要切实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要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步伐,要加强国际问题深度调研,要确保报道安全。这些任务相互交织、彼此关联,对于我们的能力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只有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舆论场上发挥扛旗、领军作用,才能在百年大变局的惊涛骇浪中做到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我们党一贯重视调查研究,新华社也一贯把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其实就是一种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的方法。国际部去年以来各项报道取得明显成效,一个关键就在于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包括走出去采访调研。通过这些调研,增进了同志们对于相关问题的认识,锻炼了大家的写作能力,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可以说对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下去,取得更多成果。

最后,要建新功,守正创新、奋力拼搏,为把我社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贡献力量。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世界大变局、国家大发展、媒体大变革的时代。不仅世界在巨变、中国在复兴,我们所处的媒体行业也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这正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浪潮推动下全球技术与产业变革的一部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飞速迭代升级,我们的舆论场和媒体圈也将发生更加剧烈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真正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这对我们是一个重大考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这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名言。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有问题,就会有解决办法。而要找到这些办法,需要我们去探索、创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际传播和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了许多极具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指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唯有如此,方能在时代洪流中急流勇进,切实履行好党的喉舌、耳目、智库职能,推动国际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新华社事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作者系新华社国际部党委书记、主任)

( 编辑:林燕   送签:林燕   签发: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