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黄畅
来源:旗帜网2023年08月28日15:41
文字缩放: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和概括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期起约请专家学者撰文解读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总结和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居于首位的是“连续性”,中华文明其他突出的特性,都以文明发展的连续性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是历史的结论,同时又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这一结论的前提。中国人的道路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决定、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践行,这是历史的逻辑。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源远流长,二是不断传承,三是守正创新。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中国“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考古证明,中国早在100万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大约在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据统计,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已达1万多处,它们如满天星斗般散布于全国各地,根系发达的史前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关键力量,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极为罕见。近年来开展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始终连续发展的文明。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如“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舍生取义、刚健自强”的英雄主义,“天下一统、家国同构”的集体主义,“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等。这些一以贯之的文化精髓,不仅为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示,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发。其次,不断传承的家国情怀为中华文明连续性奠定了人心根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一体”是国家、家族、个人的三位一体,是血缘-文化-政治互动构成的同一性共同体,是关乎个人生命、家族秩序、国家兴衰的深层次的秩序设计。倡导伦理本位的家国同构模式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结构,由此生发出了对个人、对家族、对国家的道德约束,使构建在家国情怀基础上的家国认同镌刻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最后,连续性文明建立在共同文化,尤其是共同使用方块汉字的基础上。中国文字连续性发展的特征是明显的,毫无疑问,汉字就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载体。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从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秦篆、汉隶、魏碑、楷书、行书到草书等,虽然书体不断变化,但始终贯穿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虽然经历了人口迁移和民族融合,以及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但中国人对汉字的使用一刻也不曾中断。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在不断创新中延续的,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文明有内生动力、不断创新,勇于接受挑战。冯友兰曾这样评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体现了深邃的智慧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言:“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具有强大活力、连绵不断的生命力所在。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最终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伟大祖国的历史。1988年,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论断,将中华民族描述为一个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指出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历程。“多元”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根源,“一体”是历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觉。多元聚为一体,一体容纳多元。“多元一体”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它是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特色所在,也是由历史发展轨迹上的国家与民族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中始终做到团结互助、风雨同舟,多元之所以最终能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在“多元一体”的共同体中,各民族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培育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天下一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中国作为一个“活着”的文明古国的内在脉络。中国从不自囿于“一族一地”,而是以“天下”为思想的空间,天下一家,王者无外。儒家典籍《礼记·礼运》指出,“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天下一家”是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观念基础,是中华文明理想中的人类社会与宇宙秩序,是超越特定历史时段的“治道”,而非依附于特定时段的“治法”。《尚书·禹贡》描述了时人在地理知识有限的前提下认定的“天下”:“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其实,这里就包含着由“天下观”衍生出来的“大一统”,后代的儒家则将“天下观”确立为正统思想,并建构为一种意识形态。无论是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表达了中国古人不止关注于一时一地,而是时刻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心系天下苍生福祉的广阔胸怀。先秦时期,在黄河流域就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王朝“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大一统”的思维与政治格局成为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也成为历代王朝追求合法性的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各民族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国家制度、社会治理的丰富思想。分立如南北朝,对峙如宋辽夏金,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均展现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治理思想。“大一统”是贯通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现象。

>> 2022年9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展“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决定了自主的道路

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钱穆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曾写道:“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二者‘无间断’……三者‘详密’。”自西周共和行政以下,中国就有了明确的连续不间断的接近3000年的历史纪年,这是中国古人取得的一项非常伟大的成就。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大量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是本土产生的,是在自身基础上起源、形成的,但并不是封闭的。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对于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认识,就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走中国道路,就要遵守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就要坚持中华文明的突出连续性。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扎根于中华大地,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文明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根基,内嵌了中华文明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又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文化主体性、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首先,文化主体性加强了中国人对于本国的历史认知,跳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陷阱,有效地解释了今日中国的成功现实,使中国人进一步掌握了历史主动。其次,文化主体性坚定了中国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共识,强化了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最后,文化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文化领域之中,也应用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治理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坚持从历史中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旗帜》2023年第8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 编辑:王馨悦   送签:王馨悦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