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3年第9期

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陈海波
来源:旗帜网2023年10月26日11:07
文字缩放: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揽彗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楚辞《远游》中,畅想遨游天宇。

“曾经少年如风,而今家国更重。空间站建功,踏尽无悔征程。追梦,追梦,星辰大海一生。”并非诗人的航天员朱杨柱,在飞向太空前以一阕《如梦令》道出今日中国人航天梦的诗意和豪情。

今天的中国,不仅已实现太空行走,而且,越走越远——“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悟空”“慧眼”探秘宇宙、“天宫”遨游星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一批航天重大工程成就举世瞩目,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

深空探索,揭晓宇宙的秘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先哲庄周和诗仙李白的笔下,总是不乏惊人的想象。不过,中国航天人的脚下,可以诞生更大的想象——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中国实现首次月球采样返回;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中国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

2021年10月14日,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

月球—火星—太阳,一年的时间里奏响深空探测的“三重奏”!中国航天的步伐,越走越远!如果把时间拉长,中国航天将令人更加振奋——

探月工程“六战六捷”,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嫦娥”开启建设月球科研站的新旅程;

搭载“祝融”火星车的“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后,“天问二号”任务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将一次实现近地小行星伴飞、取样、返回;

“羲和”探日后,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跟上步伐,将“夸父逐日”的神话变成现实,我国太阳卫星探测将实现跨越式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刷新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中国高度,也不断刷新世人的想象。想象的背后,是探索,是求知。我国围绕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等科学主题,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实验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成果——

通过“慧眼”,捕捉到了黑洞爆发的瞬间;

通过“悟空”,发现了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

通过“嫦娥”,知道了月球背面地下结构;

通过“天问”,证实火星上真的有水;

通过“张衡一号”,构建了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

通过“天琴一号”和“太极一号”,正在努力探测空间引力波;

通过“羲和”和“夸父”,正在揭开太阳的神秘面纱……

探索,正是航天的最大魅力。宇宙里藏着太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一一揭晓。

载人航天,“太空家园”成为现实

5月30日,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搭乘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开始飞天之旅。这是一个全新的航天员组合——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三人均为博士,是名副其实的“博士乘组”。

航天员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载人航天的变化。几个月前,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完成“T”字形基本构型,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从梦想变成现实。神舟十六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过去十年,我国的“太空家园”建设蹄疾步稳——

2013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圆满完成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2016年,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驻留,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2017年,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首次“太空加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2020年以来,节奏加快。先后成功实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十六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三号、四号、五号货运飞船等多次任务,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载人航天工程着眼于充分发挥应用效益的目标,提出“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的理念。在这一时期,不仅顺利实现以千年飞天梦想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任务目标,更取得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安排在轨实施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服务民生,航天技术深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夏天,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很忙——紧急协调和统筹各类应急减灾卫星资源,为京津冀、东北等发生暴雨灾害的地区提供卫星数据保障。这些数据,是救灾指挥和灾后重建的重要决策依据。

据了解,仅过去一年,我国即发射200余颗卫星。目前,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位居世界第二。我国以卫星遥感、通信、导航为主体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在国土、测绘、环保、通信、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论身在何处,“北斗”帮你导航定位;足不出户,“风云”为你预知天象;地处偏远,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过去十年里,我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全面服务国计民生。

且看一组数据——

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偏远地区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以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并在多次灾害救援中提供高效应急通信服务;

北斗导航为超过700万辆道路运营车辆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为超过4万艘海洋渔船提供定位和短报及通信服务;

卫星遥感为国内数万家用户和全球1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有力保障国内外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

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助力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智慧产业加速发展,还孕育了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太空农业等新业态……

航天技术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未来,我国还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来源:《旗帜》2023年第9期;作者系光明日报记者)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