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

一只火锅 一台大戏

李晓倩
来源:旗帜网2023年11月29日09:53
文字缩放:

在位于重庆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中,有这样一处主题场景蜡像:一位老人站在圆桌旁,5位老人围坐在桌边,桌上摆着一只金灿灿的铜火锅。火锅周围放着几盘羊肉,还有几盘简单的小菜,气氛看起来愉快而融洽。这就是党史上赫赫有名的“五老火锅宴”。东道主是邓小平同志,5位客人分别是原工商业巨子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那么,邓小平为什么要会见并宴请工商界五老吃火锅?他们都谈了哪些话题?这顿看似寻常的火锅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全面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时间回到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这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着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期待着国家的各项工作重回正轨,迈开大步前进。但由于党内长期存在“左”倾错误,要在短期内消除十年内乱在政治上思想上造成的影响,并非易事,我国出现了两年多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在这紧要关头,小平同志当机立断:“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92年1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参观中国民俗文化村。

1992年1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参观中国民俗文化村。

为摆脱发展困境,1976年至1978年间,我国先后向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派出多批考察团,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出国访问,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力量,也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落后。小平同志在访问日本时,坐在疾驰的新干线列车上对记者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当时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愈发迫在眉睫。在这个重要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作出了响亮回答。

这是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彰显了我们党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

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调动更多的积极性、团结更多的人。党中央认识到,此前一直“不显眼”的工商业人士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就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央统战部便马上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人士前往北京开会。会前,邓小平主动提出要见一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这5位工商界老朋友。大家接到通知后都兴奋不已,他们对国家重回正轨感到既欣喜又期待,迫不及待地想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难忘的会见,特别的火锅

1979年1月17日上午,时值隆冬,北京还刮着凛冽的寒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迎来了5位特别的客人:“机械大王”胡厥文,84岁;“钢铁大王”胡子昂,82岁;“纺织大王”荣毅仁,63岁;“水泥大王”周叔弢,88岁;“猪鬃大王”古耕虞,74岁。小平同志准时到来,在与五老一一握手、简短地互致问候后,大家相继落座。邓小平开门见山地说:“听说你们对搞好经济建设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他向大家介绍了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情况,表达了搞现代化建设只争朝夕的决心。他说:“过去耽误的时间太久了,不搞快点不行。”听到小平同志的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起来。

胡子昂表示,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就必须启用他们,给他们一定的权限。随着讨论愈发深入,话题逐渐聚焦到怎样把原工商业者的资金用起来、人才用起来的问题上。当胡厥文、周叔弢、古耕虞提到给原工商业者落实政策、摘掉资本家帽子时,邓小平明确表态:“要落实对原工商业者的政策,这包括他们的子孙后辈。他们早已不拿定息了,只要没有继续剥削,资本家的帽子为什么不摘掉?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起来不好。你们可以有选择地搞。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荣毅仁着重谈了对引进外资、兴办实业的看法。“希望你减少一些其他工作,多搞些对外开放和经济工作,”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主持的单位,要规定一条:给你的任务,你认为合理的就接受,不合理的就拒绝,由你全权负责处理。所谓全权负责,还包括用人权。只要是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搞好,就不要犹豫。”接受重托的荣毅仁几经考虑,准备借鉴西方经验,办一家信托公司发展经济,并手写了一份报告上报邓小平。1979年10月,经党中央批准,荣毅仁牵头组建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集团前身),担任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不知不觉,时间在十分融洽、热烈的气氛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谈话一直进行到了中午时分。小平同志抬腕看看手表说:“肚子饿了,该吃饭了。今天我们聚聚,我请大家吃涮羊肉。”吃火锅时,邓小平与5位老人拉家常,边吃边谈,其乐融融。席间,古耕虞又递上关于改进外贸工作的长篇建议,用家乡话和小平同志细细摆谈起来。多年以后,他回忆起这餐午饭,诙谐地说:“我们是一只火锅,一台大戏。”

一台大戏徐徐展开

为何将这次会见称之为“一台大戏”?因为,它为给原工商业者摘掉资本家帽子、将他们请回经济建设的舞台定下了调子,为引进外国资金、人才、技术定下了调子,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定下了调子。

火锅宴后的第5天,也就是1979年1月22日,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的乌兰夫,代表党中央宣布了进一步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如工商界所关心的退还“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存款、财物,补发被扣发的工资,退还被占用的房屋,改善福利待遇,在入党、入团、升学、招工等问题上对他们的子女一视同仁等。

5个月后,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正式宣布给资本家“摘帽”,并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我国的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定息也已停止十三年之久。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得知昔日的资本家已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原工商业者和他们的亲属第一时间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激动得流下泪水,并纷纷表示,一定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正如胡厥文在回忆录中所说:“我深深感到共产党和国家对工商界的信任和期望。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原工商业者的资金和人才将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大家多年来为国出力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邓小平在会见五老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这体现了他对对外开放的深邃思考。中国较长时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来帮助中国发展,不仅是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南海边圈起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逐步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日渐形成,中国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图为1982年,时任河南省鄢陵县县长吴德荣上门为该县第一个“万元户”颁发劳动光荣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对于当代中国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图为1982年,时任河南省鄢陵县县长吴德荣上门为该县第一个“万元户”颁发劳动光荣匾。

“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邓小平的这句话对工商界人士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和希望,个体、私营经济如久旱逢甘霖一般,逐渐成长起来、遍地开花。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城市待业人员已达2000多万。面对如此沉重的就业压力,从1979年起,党和政府采取了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的措施。不久,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陆续出现了不少个体的小吃摊、补鞋摊和自行车修理铺,个体、私营经济借此机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个体经济的初步发展为安排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就业等作出了很大贡献。

从私营经济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写入宪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再到“两个毫不动摇”、非公经济36条的提出等,在稳定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民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场看似寻常实则非同寻常的火锅宴,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平同志的一席话,如火锅宴上的炭火,点燃了五老报效祖国的雄心,更点亮了改革开放旗帜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路明灯。

“一只火锅,一台大戏。”在45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与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开辟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走进新时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总结经验、乘势而上,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旗帜》2023年第11期;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