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

根植历史,弘扬丝路精神

宋儒
来源:旗帜网2023年11月29日10:19
文字缩放: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全面理解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汲取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增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丝路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古代丝绸之路源自中国与西方活跃的丝绸贸易。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起自中国汉唐古都长安或洛阳,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的通道,欧亚大陆在这里联结,中西文明于此处交汇。同时,汉武帝时期还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最远可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锡兰),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2023年5月18日,第六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吸引超80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商协会以及相关驻华企业和境内外120个团组2100余名嘉宾、客商参展参会。

2023年5月18日,第六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启幕,吸引超80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商协会以及相关驻华企业和境内外120个团组2100余名嘉宾、客商参展参会。

其后,历经数代经营,丝路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大体包括经云贵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经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波斯湾和地中海的“沙漠丝绸之路”,经蒙古和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经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覆盖海陆、贯通中西的贸易通道、交往纽带、文化桥梁。史籍曾用“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舟舶继路,商使交属”“梯航毕达,海宇会同”等形容陆海丝路的盛况。研究认为,及至明初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的西域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西洋被联通起来,标志着古代丝绸之路臻于鼎盛。

通过四通八达的陆海丝路,沿线国家和民族实现了长期交往、充分对话和深度互动。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指出:“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全球史。”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华物产输往各国,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发明也远播域外,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

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系统阐述了丝路精神的内涵,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和平合作是丝路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平是数千年丝路交往的一贯追求。三国时期,孙权派遣到扶南的使臣就受到该国热情接待,并留居数年。其后,扶南多次遣使来华,并带来金缕龙王坐像、白檀像、牙塔、珊瑚佛像、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等物,展现了友好的邦交关系。唐太宗、高宗时期,王玄策4次出使印度,受到沿途国家款待。受此影响,泥婆罗国遣使入唐,带来波棱、酢菜、浑提葱等物。其中,“波棱菜”即菠菜,直到现在仍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见蔬菜之一。在摩揭陀国王尸罗逸去世、国内发生叛乱之际,王玄策还以其杰出的外交才能协助平定乱局,维护了中天竺与唐朝的友好关系。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明朝统治者更加体现出以和平方式构建世界秩序的诚意。明成祖“遣使四出招徕”,以期“宣德化而柔远人”。《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首领欢迎,商人满意,群众拥护,因为明朝从未渴望占据海外领土,建立商业殖民地。许多国家也纷纷沿着郑和开辟的航路遣使赴华。满剌加国王更是亲率王妃、王子和陪臣来访,明成祖赠与他们船只,使他“归国守土”,展现了两国的政治互信。到郑和第六次返航时,还出现了18国1200余名使臣同时随船来华的盛事。和平与善意在陆海丝绸之路上不断延续和传递,化干戈为玉帛、化“绝域”为通途。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图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沙漠驼队。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图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沙漠驼队。

开放包容是丝路精神的显著特征。开放精神和包容心态是数千年丝路交往的独特标识。自汉开始,有关“商胡”的记载就屡现于史籍。《后汉书》称,班超通西域后,“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到了唐代,“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研究表明,这些侨民深受中国文物、典章制度的熏染,多数成了华化的“蕃胡”的一部分。李白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反映出“胡姬酒肆”这样的域外事物已经融入长安日常生活,生动体现了时人的开放精神。同时,由于古代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因而开放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动必然带来不同文明的交流融汇。大量外国侨民以不同身份活跃在唐朝社会生活中,胡服、胡妆、胡戏、胡食影响着唐人的社会风貌。元稹感叹:“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种因丝绸之路而起的“胡风”,正是包容精神的表征。也正是这样敢于包纳各种不同文明形态和生活习尚的胸襟和气量,造就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气象,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天下情怀。

互学互鉴是丝路精神的重要内核。在开放精神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数千年丝路交往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研究认为,公元1世纪初,中国的养蚕技术已传入于阗。至少5世纪时,这项技术又传入波斯。波斯人通过学习和利用中国的丝织技术,发展出独特的工艺,织出了五彩缤纷的波斯锦缎。中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丝绸之路推动了沿线国家和民族的社会进步。如造纸术传入后,阿拉伯世界涌现出多处造纸厂,大马士革成为向欧洲供应纸张的主要产地,欧洲一度将纸称为“大马士革纸”。同时,中国也从境外的物产和技术中汲取营养。北魏时期,玻璃及其制造技术即已传入,史称太武帝时,有大月氏商贩在京城烧铸琉璃,“乃召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石榴、苜蓿、葡萄、玉门枣、胡桃以及胡麻、胡豆、胡荽、胡蒜、酒杯藤等作物也纷纷传入,特别是葡萄被引进后广受喜爱。唐太宗曾在长安百亩禁苑中,辟有两个葡萄园。刘禹锡作《葡萄歌》,对葡萄的栽种、管理、收获、加工作了细致描写,并盛赞葡萄“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反映了彼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成熟。另外,唐人在掌握印度制糖技术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制出了较印度蔗糖更加洁白的砂糖。这些砂糖又经丝路传回印度,被惊叹为“中国雪”。郑和下西洋则促成胡椒大量涌入,民间广泛流传起关于胡椒的各种食谱,带动着“舌尖上的革命”。丝路交往激发了不同文明的创造活力,为沿线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的根本目标。“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是数千年丝路交往的目的和旨归。以邻为壑、损人利己从来不是丝绸之路的实践逻辑。相反,丝绸之路的通畅,带动了沿途经济的发达。史料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唐太宗曾诏令,对于外来客商,“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在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唐代广州“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成为世界著名港口。据估算,唐开元时期,广州一年之中,来往流动的客商达80多万人次。到了宋代,海外贸易“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一事也”。研究认为,由于重商政策和贸易发展的推动,宋代形成了北至东北亚,南到东南亚的“贸易世界”,东北亚第一次被深入整合到国际贸易网络中,东南亚进入到“商业时代”。到元代,泉州已经成为汇聚中外商品的“天下货仓”。其后,在郑和下西洋带动下,东南亚的满剌加也从“旧不称国”“人多以渔为业”的渔村发展成“中国和远东的产品与西亚和欧洲的产品进行交换的一个大集市”,繁荣了近一个世纪。互惠互利的中西经贸往来,便利了双方,成就了彼此。

传承千年的丝绸之路孕育了伟大的丝路精神。驼铃声声、帆影点点,丝路从来少有战端炮火,多是携手共赢。丝路精神,秉持的是“天下一家”“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奉行的是“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的交往准则,传递的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的深情厚谊,呈现的是“将兵器销为农器,旌旗不动酒旗招”的和平景象。这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开辟的丝绸之路与西方近代“新航路”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和平交往之路,后者是扩张掠夺之路。这是两种文明形态作出的不同价值判断和道路选择。

弘扬丝路精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丝路精神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践行者,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与广大亚非国家一道,倡导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丝路精神感召下,“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中欧班列、中老高铁、蒙内铁路畅行无阻,“丝路一家亲”“健康爱心包”“鲁班工坊”深入人心,阿语版《山海情》在中东、阿拉伯国家掀起“中文热”,中国的通讯公司为非洲上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电视信号。据统计,“一带一路”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外资增加5%,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世界银行统计认为,从中长期看,“一带一路”合作将帮助全球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带一路”合作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回首千年,我们的先人乘风浪、拓长路,将和平、友谊、合作的星火传遍世界,缔造了伟大的丝路精神;今天,我们又在丝路精神指引下,行进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人间正道上。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根脉、认同基础、力量源泉,既根植中华,又属于世界,是当前坚持和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抓手和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努力维护和平、推动合作、促进共赢,尊重共建国家核心利益和道路选择,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共建国家人民福祉,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经贸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奏响“众乐乐”的动人乐章,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通向美好未来的阳光大道。

(来源:《旗帜》2023年第11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