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

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活力源泉

孙贝贝
来源:旗帜网2023年11月29日14:51
文字缩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活力源泉。中华文明正是在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中呈现出博大气象,充满活力、生生不息。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对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义深远。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了中华文明的包容特质

“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离不开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包容性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并贯穿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中国幅员辽阔,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阶段,中华大地上孕育着分散在各处的族群和文化,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各自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也与其他族群和文化互动、交流和碰撞,促进相互间的进一步发展。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和族群、不同文化和习俗的交流和互鉴,呈现出突出的包容性。华夏文明在不断吸纳、融合周边族群与文化的基础上,构成中华文明的主体,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

2023年3月20日,游客在山东省曲阜市尼山圣境研学基地的大学堂参观,感受儒家智慧。

2023年3月20日,游客在山东省曲阜市尼山圣境研学基地的大学堂参观,感受儒家智慧。

《礼记·中庸》里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天地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其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化育万物,天地间万物一同生长而互不危害,各种行为同时进行而互不矛盾,这鲜明地呈现了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仁爱、和谐特质。《论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和而不同”,则蕴含着和睦、和谐、包容、融洽的理念和宽广仁和的胸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古代先贤充分尊重并赞赏文明的多元性,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在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在各民族共生共存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中华文明,不固步自封、尊重差异、对各种文化理念保持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这是中华文明始终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华文明汲取丰富营养而不断壮大的根本所在。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因其突出的包容性而获得更多的认同和维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在王朝统一时期还是在战乱分立时期,交往、交流、交融从来都是历史的主流,维系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同时,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中更加凸显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通商、通婚等形式的友好往来,也有过对峙、冲突甚至战争的往来形式,但是主流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不断扩大,交流不断扩容,交融不断加深,形成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中汇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文明注入了各民族的基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融合各民族先进文化,牢固构筑中华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华夷一家”“天下一统”的观念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也深深镌刻在古代治国理念中。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后,立即接受并认同“中外一家”的文化传统,强调“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处理周边和民族关系时主张亲仁善邻、天下一家,蕴涵着协和万邦、和睦共容的观念。“五方之民,皆有性也”。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充分尊重相互在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并“因俗而治”,为各族人民之间良性互动和深入交流交往交融创造了积极条件。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有力推进了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

中华文明是在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在“统一性”与“包容性”的影响下汇聚多元文化的历史。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是本民族历史智慧的结晶,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以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与其他民族和睦共处、取长补短,进一步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和外延。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

中国并非宗教国家,但中华大地上并存着丰富多元的宗教信仰。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在中国扎根、生长,并与中华文明交融交汇、和谐共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形成了各种思想和学术流派,百家争鸣,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此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则产生于东汉后期,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而成为较为成熟的本土宗教。中国很早就有自身所服膺的儒家思想和本土宗教,但对外来思想与宗教并不排斥。随着中外交流交往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周边地区乃至更遥远地域传播的同时,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吸纳各种外来文化,源于古印度的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在唐朝前期随着遣唐使的东来而传入中国,基督教和天主教也随着中西交流交往的深入而陆续传入中国。

河南省许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用许国编钟 (复制品) 演奏《鹿鸣》。

河南省许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用许国编钟(复制品)演奏《鹿鸣》。

历史上不断有各种文化和宗教元素融入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厚德载物、兼收并蓄,以宽广的胸怀接纳这些宗教和文化,我国逐步形成了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局面。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更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各类宗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多能适应中国社会,进而本土化,融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任何宗教的生存发展,都必须同所在社会相适应。各类宗教在中华大地上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共生发展,“和而不同”,形成“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吸纳、融会贯通不同文化,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创新发展。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深度融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和礼仪习俗,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正是因为突出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包容力,中华文明得以平稳顺利地包容多种内生或外来的宗教,形成中国各宗教信仰有序并存、多元发展的局面。中国总体上维持着和谐平等的宗教关系,是世界上善于处理宗教关系的典范。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其他民族和文明交往交流。“大邦者下流”。老子劝诫君主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展现大国的胸怀和担当。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华文明以积极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吸纳域外文明。汉武帝时,张骞数次出使西域各国,开辟了中华文明与中亚和欧洲交往交流的通道,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带回域外物产、技术、文化等,显示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中国力量。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为璀璨的时期之一,与周边民族、国家和睦相处,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博大的胸襟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吸收外来文化,对外交往和文明交流互鉴达到新高度。都城长安和洛阳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中心,中国不仅派遣使者到周边的国家如高丽、新罗、天竺等国,也与波斯、非洲等一些国家有相当程度上的贸易往来,中西交流更加繁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中国僧人玄奘赴天竺取经,历时17年,带回佛教经典600多部,并积极进行翻译传播,推动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也为中华文明增添了丰富、多元、开放的元素。

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极盛的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向海外诸国传播先进的中华文明,积极探索与世界的沟通与融合、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同时,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也为中国带来了天文、地理、算学、几何、医学等知识和技术,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新的元素。世界的文明成果通过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茶马古道等持续不断地进入中国,又经过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而融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着包容、和谐的特质,展现出的友善、自信和从容,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亲和力。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劫难,文明蒙尘。有志之士以宽广的胸怀,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主动地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改造中国社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古老的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影响下得以再造和新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对中华文化中包容特性的归纳阐释与转化运用,提出“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遵循与方向指引。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旗帜》2023年第11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