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3年第11期

保持良好势头 推动体育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白宇飞
来源:旗帜网2023年12月07日10:16
文字缩放: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要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体育强国不仅是竞技体育强国、群众体育强国,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

体育产业的三大门类与重要功能

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建筑业、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三大门类。其中,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产业的基础,场地设施的布局密度直接关系体育产业的规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水平是衡量一国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自主品牌数量的增加和民族企业产品质量的增强,对体育项目的普及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都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体育服务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和消费刺激作用最为显著也最为持久,主要涉及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等9个大类。

近年来,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量和体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31175亿元、增加值为12245亿元,相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分别增长13.9%和14.1%,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连续四年保持在1%以上。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和大众体育需求的日益多元以及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综合性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体育产业显示出巨大市场潜力和强劲发展动能,正在以蓬勃之势朝向2025年总规模5万亿元的目标迈进。

2023年9月27日,在杭州亚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选购。

2023年9月27日,在杭州亚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选购。

“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

产业结构体系渐进优化。从体育产业内部构成看,2021年体育服务业总产出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比重为53.2%。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为8576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达到70%,增加值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增加值增长26.1%,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加值增长21.1%。体育服务业占比的不断提升和其代表性细分领域的高速增长,体现出我国体育产业已由传统制造业拉动转向更具现代产业特征的服务业与制造业并行驱动,多个增长极业已继起,体育产业的发展韧性切实增强。

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正在深刻改变着体育产业原有的运行逻辑。现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处于供需两端的体育企业与体育消费者能够进行及时、深度、持久的交互,从而为精准识别体育消费需求及需求变化,减少体育企业低效和无效供给,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体育产业整体效能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拥载大量先进数字技术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等专业级可穿戴设备迭代加速,线上培训、线上健身、线上参赛等“云”服务模式受众显著增长,虚拟体育场馆体验、体育实时在线直播互动等新消费场景陆续涌现,带动体育消费市场的边界逐渐外移。

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日趋凸显。为顺应新时代体育发展要求,近年来体育产业与医疗、康养、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加速融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着力提升体育产品与服务品质。体育与医疗、康养的产业融合通过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更加深刻地诠释了体育作为幸福产业的经济与社会功能,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政策目标。体育与文化的产业融合,从现代体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中汲取宝贵养分,使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具有育民、富民、乐民功能的综合性创意产业。体育与旅游休闲的产业融合,凭借产业资源的整合、互补与共享树立“体育+旅游”的全域化优势,为面向未来的体育产业消费升级提供了新的增长潜力和动能储备。

产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一批旨在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相继发布。体育产业专门性政策的出台强调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明确了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品牌赛事、特色小镇、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等治理对象及内涵,尤其是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了有利于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体育产业营商环境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双轮驱动,推进了体育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瞄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  奋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触及1万美元后,体育产业通常会迎来发展黄金期。2019年,我国人均GDP正式突破1万美元,同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出台,体育产业远景目标定位更加清晰。从现阶段增加值占GDP的1%左右到未来的支柱性作用,需要奋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加快打造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一方面,全力推进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和竞赛表演产业升级,不断丰富冰雪、水上、航空等户外运动赛事活动,着力构建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大力推进足球、篮球、网球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职业联赛管理机构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职业联赛。另一方面,全速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继续加快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加快形成大中型国有企业、龙头民营企业、小微特色企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体育市场主体格局。一方面,引导国有企业用好用足体育资源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以要素创新驱动为重点,激发民营企业活力,鼓励龙头体育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同时,设立细分领域孵化平台,灵活精准运用多种财税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微型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

继续加快挖掘体育消费潜力。加快形成产品和服务供给充沛、场景空间丰富、环境氛围友好的体育消费新气象。一方面,系统开发高科技含量体育器材与智能化运动装备,进一步健全赛事指导和服务保障制度,完善运动安全救援机制,加强体育项目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扩展体育新空间,拓宽消费新场景,统筹布局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以及山地户外、水上、冰雪等运动项目场地设施,建设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会和成都大运会以及杭州亚运会场馆遗产,以现代化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体育业态,构建沉浸式、互动式体育场景。同时,定期举办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体育消费季活动,创新设计覆盖面广、种类多样的体育消费券,积极研发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体育消费支付工具,探索打造集消费趋势智能预测、消费场景智能感知、消费效果智能评估与反馈等为一体的智能体育消费模式。

(来源:《旗帜》2023年第11期;作者系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