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本网专题>>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工作>>经验交流

生态环境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 经验 助力定点帮扶县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环境部
来源:旗帜网2023年12月29日14:17
文字缩放:

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改善定点帮扶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加强统筹谋划,强化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指导帮助河北省围场县、隆化县(以下简称两县)有序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批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帮助两县编制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一县一策”行动方案,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基于县域面积大、点多面广、财力支撑不足等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积极性和工作基础选取100个左右行政村,按照精品村、一般示范村两类分年度梯次推进,围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农膜)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及长效运维机制等方面,明确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推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逐步构建“一村示范、百村借鉴”格局,努力实现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目标。截至目前,两县共建设20个精品村,80个一般示范村,带动600余个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完成200余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围场县、隆化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达到62.2%、55.2%,均高于全国以及河北省平均水平。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培育美丽乡村建设主人翁意识。指导帮助两县以“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组织部系统相关单位在两县设立美丽乡村建设激励基金,支持围绕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开展评比。2022年以来,协调腾讯公益基金会在两县连续两年实施“生态宜居 你我同行”公益捐步项目,组织两县3万余名干部群众参与绿色出行,引导乡村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转变。根据两县2022年问卷调查,围场县、隆化县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率分别达到94%,95%,群众满意度均超过95%。

“由表及里、塑形铸魂”——以生态文化丰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指导两县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塞罕坝、木兰围场等当地生态文化品牌,支持建设塞罕坝生态文明实践创新基地、塞罕坝生态馆,丰富以塞罕坝精神为内核的生态文化底蕴,宣传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投入和引进资金,帮助两县建设村级文化广场、文化书苑和“青山书角”。2021年以来,举办生态文明理论宣讲、生态文明专题培训等30余场,共培训基层干部群众两万余人次,有力提升乡村干部群众的生态文化底蕴和生态文明意识。连续4年(2019—2022年)在两县设立生态环保励志奖学金,筹集190余万元奖励2500余名品学兼优的初高中学生,并推动建立健全“激励—成才—反哺”的长效机制,有力引导和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青年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党建引领、党政主责”——广泛凝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合力。组织部系统相关单位与两县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商共谋美丽乡村建设。组织部系统13个帮扶工作小组46家成员单位与两县87个村,围绕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持续深化“一对一”党支部共建,推动将党支部共建活力转化为美丽乡村建设动力。新选派4名干部赴两县挂职,实行月度工作会议机制,发挥一线攻坚和部中军指挥之间桥梁纽带作用。指导督促两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建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县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帮助谋划畜禽粪污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并推动纳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助力实现特色产业增值与反哺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不断书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针对两县不同阶段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问题,先后与两县共同开展“生态环保扶贫示范村”“生态宜居美丽村镇”试点建设,从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出发,到建设“山青水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再到推进县域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全面提升,形成了“点绿成金、添绿增金、守绿换金、借绿生金”和“生态塑美、产业富美、文化兴美、人才助美、制度促美”经验模式。截至目前,两县生态产业总产值近30亿元,“隆化枸杞”“隆化苍术”等一批生态产品获得地理产品标识认证,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2.5万人次。2021年以来,围场县、隆化县先后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隆化县入选首批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

( 编辑:徐雅维   送签:徐雅维   签发: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