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新时代先锋

让沙海“披绿”又“生金”

——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

谢慧变
来源:旗帜网2024年01月22日11:10
文字缩放:

深秋时节来到策勒,除了星星点点的沙丘,还可以看到大片金色的胡杨、梭梭,以及泛着些许红的柽柳,再走近点,还可以看到矮一点的骆驼刺、花花柴……它们似乎拼了命在向沙漠“宣示主权”。

策勒,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南依昆仑山,北临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历史上,这里曾三次被风沙掩埋,县城被迫搬迁。如今,历经40年,策勒县风沙天气从270天降到126天,摆脱了沙漠对县城的威胁。

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再到“人沙和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参与、见证了策勒县荒漠化防治全过程。

>> 策勒沙漠研究站科研人员在和田地区进行三北防护林现状调研。

坚守:绿色屏障逐渐加固

20世纪80年代初,流沙逼近到距离策勒县城1.5公里处,策勒绿洲告急。1982年10月,为了解决“沙临城下”的严重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策勒县召开了沙漠化治理现场办公会议,决定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成立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展荒漠化防治研究工作。

40年来,策勒沙漠研究站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战黄沙、搞科研,创建了干旱区流沙治理的综合防护体系,使流沙前沿后退10余公里,同时还有效保护了风沙前沿38个自然村的农业生产。

40年来,科研人员先后研发出的流动沙丘治理技术、柽柳大面积恢复技术、肉苁蓉接种技术及棉花双层双株高产栽培技术等,为区域荒漠环境治理、绿洲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作出了重要的科技贡献。其中,“策勒县流沙治理试验研究”和“引洪灌溉大面积恢复柽柳造林技术”两项科研成果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与荒漠化防治成功业绩奖”;在新垦沙荒地上连续3年创造的棉花单产世界纪录入选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策勒沙漠研究站现任站长曾凡江1997年来到这里,他回忆:“刚来的时候,眼前只有一条灰秃秃的沙子路,是农民到沙漠里砍柴蹚出来的。现在的研究站,交通便利,生活和工作条件良好,各项研究设备完善。”

“这里生长着多种植被,它们承载着特殊的使命。”曾凡江介绍,他们先在这里试验,种植成功后再推广到更多地方。

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曾凡江一样扎根在此的科研工作者,使得新疆绿色屏障逐渐加固。40年时间,策勒县森林面积从12.7万亩增加到102.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0.24%增加到2.16%,县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探索:增绿与增收共赢

10月30日一大早,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热克村村民麦麦提阿卜都拉·艾麦尔就来到一大片柽柳林中挖大芸。

大芸,又名肉苁蓉,能活血、提高人体免疫力,被誉为“沙漠人参”。

“这两年行情好,今年我家的大芸已经卖了近13万元,剩下的还能卖近8万元。”麦麦提阿卜都拉一边挖一边咧着嘴笑,“多亏中国科学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种了柽柳,风沙小了,还能挣上钱。”

麦麦提阿卜都拉说,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靠曾经困扰他们的沙漠挣上钱。

让“沙漠掘金”成为现实的正是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员。他们研发出在柽柳和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的相关技术,并突破肉苁蓉接种技术瓶颈,建立了肉苁蓉高产稳产的种植技术模式。该成果已在我国西部干旱区相关区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必须让当地群众从荒漠化防治中得到切实的利益,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治沙工作取得成功的最有力保证。”曾凡江说,利用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沙和谐。

在策勒沙漠研究站,拥有生态修复和经济价值“双重功能”的植物有很多。以这些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他们一直在努力探寻既能防风固沙又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案。

“骆驼刺生长于南疆沙漠地带,根系发达,最长可达十几米,适合盐碱地生长。研究骆驼刺的相关种植技术难题,可以为生态修复及人工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油莎豆既是一种特色油料作物,又是优良饲草,适宜生长在风沙土地和中、轻度盐碱地等边际土地,不与农民争地。”

……

科研人员的心里一直都算着两本账,一本是“防风治沙”,一本是“为民增收”。

在算好“两本账”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完善的绿洲过渡带综合防护体系,并在过渡带建立了“粮、棉、果、桑、草”立体农业体系。在近万亩试验示范区中,小麦单产提高65%,棉花单产提高48.4%。自1983年以来,策勒试验示范区累计恢复、利用绿洲边缘自然植被25万亩,示范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90元提高到237l元。

共享:让成果惠及更多人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

新疆荒漠化土地106.86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面积的64.18%。经过与风沙的长期博弈,新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蜕变。但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也为荒漠化防治带来更严峻挑战。

在今年策勒沙漠研究站建站40周年的庆祝活动上,策勒站提出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让防沙治沙成果惠及更多人。

“科研的最终目标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曾凡江说。

治沙,首先得熟悉沙、研究沙。早在多年前,他们就摸清了沙与植物、水分、养分和盐分的关系。通过不断摸索,他们在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起荒漠植物优化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技术模式。目前,该成果在南疆累计推广近5万亩,不仅为干旱区退化植被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区域生态建设和特色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策勒荒漠化防治技术不仅惠及策勒、在新疆推广,更是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也享有了盛誉。

2013年以来,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借助科技合作项目,新疆荒漠化防治技术已惠及17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其中8个国家进行了技术示范与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万公顷。

(来源:《旗帜》2023年第12期;作者系新疆日报社记者)

( 编辑:林燕   送签:林燕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