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

强化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两个作用” 着力厚植新时代工商名城“科创森林”

赵建军
来源:旗帜网2024年02月18日16:36
文字缩放:

无锡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企业主体地位和政府推动服务,持续建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践过程中,坚持推动企业创新模式由单一型主体向复合型主体、自主封闭型研发向开放合作型研发、短期突破型攻关向中长期引领型攻关“三个转变”,牢牢把握“三个更加”(更加聚焦支持民营企业发挥作用、更加注重打破高校院所的校内外院内外“围墙”、更加突出发挥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作用),聚力实现“三个突破”(创新联合体的组织突破、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突破、成果市场化的通道突破),深化企业“三个人”作用(科技创新的主要出题人、牵头答题人、阅卷评判人),力促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更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近年来,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江苏全省“十连冠”,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增至50.4%,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

>> 无锡市积极助力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政企同心合力打造产业协同创新的“共同体”、集成电路产业的“新地标”。

充分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实现“科技+产业”“创新+企业”融合赋能

着力提高科创企业集聚度。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入库成长计划,健全科技招商工作推进机制,注重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落地重大项目,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12496家、63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23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5家。

着力提高研发创新活跃度。瞄准“把更多高水平实验室建在企业中”目标要求,支持企业牵头创建高能级平台并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3527家,总体呈现90%以上科技专项资金和计划项目投向企业、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全社会90%以上研发投入来自企业的良好格局。

着力提高企业主导融合度。聚焦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配合打造“科研综合体”“科创服务体”,合力形成“利益共同体”,积极引导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深化产学研用合作。谋划布局任务型、生态型、平台型创新联合体,启动布局市级创新联合体48家,3家企业入围江苏省级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着力提高转移转化成熟度。健全科技成果捕捉、遴选、发布、撮合等工作制度,常态化举办“科技成果直通车”等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服务机制。近5年争取省级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45项,获批省级以上专项资金33.6亿元。

充分增强政府推动服务效力,为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强劲牵引

更好完善科创支持政策。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出台科技创新立法,系统构建科技创新“1+4”政策体系,形成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整体性制度设计。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科技惠企政策,近3年累计减免税收492.8亿元、惠及企业3万余家。坚持普惠性政策和精准性供给“点面结合”,创设市自然科学基金,探索拨投结合等方式,同步加大对龙头企业、创新型团队和成长性中小企业财政支持力度。

更好搭建高质量载体平台。高水平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创新建设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梁溪科技城等科技新城多点开花,布局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标志性创新平台,锻造“神威·太湖之光”国产超算、“奋斗者”号载人深潜等“国之重器”,组建市产业创新研究院,建成国家级孵化器27家、新型研发机构61家、“科创飞地”48家。

更好落实重点改革举措。探索开展经费“包干制”“预算+负面清单”等改革试点,赋予企业更大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构建灵活高效的科技攻关体系,优化“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完善定向委托、“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组织756个攻关项目。

更好扶持重点引领性企业。积极谋划壮大一批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成熟模式、明显成效的典型企业,培育一批有技术需求、处于突破期的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地一批外资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多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和交流合作,力争以点带面放大示范和溢出效应,提高上下游企业科创积极性。

更好构建监测指标体系。谋划构建动态衡量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程度的指标体系,重点包括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内外支出比、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社会比重、企业牵头建设各级实验室数量占比、创新联合体数量等指标,同步完善监测评估通报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以政府服务推动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

充分凝聚资源要素配置合力,强化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服务能力和转化效率

夯实提升部门协同支撑。成立市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调动全市创新资源,激发全域创造活力。树立“大科技”理念,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牵头作用,打破部门之间、部门与板块之间“信息壁垒”,引导和推动行政部门强化协调配合、提升整体效能。

夯实提升高校院所支撑。用好既有高校资源,鼓励将学生实习放在合作企业、将企业需求作为导师课题,深化与在锡科研院所“一所一策”“一所一园”等合作,鼓励高校院所向企业开放实验室、建立研发合作关系,构建“学术—创新—产业”科技综合体。率先与全国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对接合作,举办首届未来技术合作(无锡)大会,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26家、校企联盟1910家。

夯实提升金融服务支撑。加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顶层设计,推进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战略合作,加快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体系,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注册基金总规模突破5500亿元。

夯实提升人才集聚支撑。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升级实施“太湖人才计划”和“锡引”工程,创设人才集团等服务载体,近5年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763个,连续给予顶尖团队1亿元顶格支持,人才总量达到195.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3万人,每年建设筹集国际人才公寓1万套(间)左右,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来源:《旗帜》2024年第1期;作者系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

( 编辑:王馨悦   送签:王馨悦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