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

向海图强:书写海洋经济新篇章

黄晓芳
来源:旗帜网2024年02月22日11:02
文字缩放:

2023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珠江口海域顺利完成首次试航。大洋钻探船以“梦想”为名,承载着科研人员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也承载着中华儿女建设海洋强国的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海洋经济总值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浩瀚海洋蕴藏无限机遇,在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下,生机和活力正不断迸发。

>> 山东烟台高新区东宇国家级海洋牧场。

海洋经济恢复向好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307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7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6.7%……

面对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的萎缩行情,2023年,我国造船业逆风而行,率先在全球走出低谷。

从全球视角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8.7%、68.5%和54.7%,均居世界第一。

从国内视角来看,我国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交付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0%。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海水淡化项目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规模超30万吨/日。海洋电力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8%、19.2%,在建和新开工海上风电项目规模约1940万千瓦,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00万千瓦。

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油气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全国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9.7%。海洋渔业保持稳定增长,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速均超5%。海洋旅游业加速恢复,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旅客周转量、海洋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25.9%、121%。

涉海企业经营情况总体改善。调查显示,超五成涉海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较上半年提高5.9个百分点。企业预期保持乐观,超六成企业预计全年营收实现增长,超八成企业用工人数增加或保持稳定。沿海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超10%。

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2023年以来海洋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海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随着国家宏观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和经营主体信心的增强,海洋产业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必将有利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能源潜力显现

2023年11月14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成功投产,标志着我国海上深层复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安全。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能源开发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海洋深水进军。深水是未来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和世界大国争夺的重要战略区。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其中44%来自深水。

专家表示,我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南海,绝大部分油气资源隐藏在深水区域,过去由于技术和装备能力限制,我国深水区域油气勘探程度十分有限,随着科技进步和装备能力建设,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已经拉开大幕。

据了解,2000年以前我国深水油气产量基本为零,2012年占比仅为8%左右。但随着位于珠江口盆地的中国首个深水气田群、首个深水油田群,以及琼东南盆地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等深水油气田陆续投产,目前我国深水油气产量已达上千万吨。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而气田的“心脏”就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这个能源站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

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超深水时代”。

专家表示,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增储上产前景广阔。当前,我国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3个盆地总体探明天然气储量近8000亿立方米;在珠江口盆地先后发现多个深水油田,实现了我国深水原油勘探重大历史性突破。

目前,我国海洋原油占全球原油产量的比重逐步提升。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跃升至全球第一位。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保持世界领先。

海域管理走向立体化

不管是养殖海产品,还是架设海上风电、跨海桥梁、电缆管线,都涉及海域使用权的划分。以前,我国海域管理是平面的,一片海域仅设置一个使用权。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深化物权制度建设,我国海域管理从“平面”向“立体”、从“二维”向“三维”加快转变,促进了海洋经济发展。

《通知》明确,在不影响国防安全、海上交通安全、工程安全及防灾减灾等前提下,鼓励对跨海桥梁、养殖、温(冷)排水、海底电缆管道、海底隧道等不同用海情况进行立体分层设权。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国海域管理制度体系主要基于海域平面管理,同一海域空间范围内仅设置一个海域使用权,海域空间资源很难在立体层面发挥各种功能。比如,海参、海胆、鲍鱼是目前规模化养殖比较多的海产品。但实际上,这些海产品生长在海域不同深度,通过立体分层设权,这些不同类型的海产品可以“住进不同的楼层”,更加充分利用同一片海域。再比如,我国海上风电和光伏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新能源可以和渔业互补,同一片海域,可进行海产品养殖,也可架设风电或光伏设备。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域管理和资源保障也在不断规范和完善。前不久,自然资源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进一步简化落地项目海域使用论证要求,优化海域使用审批程序。

随着海洋领域预期恢复和信心增强,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成长壮大,2024年海洋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来源:《旗帜》2024年第1期;作者系经济日报社记者)

( 编辑:王馨悦   送签:王馨悦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