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群团工作

第六期党史和文献青年学术讲坛举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
来源:旗帜网2024年04月22日15:58
文字缩放:

为深入学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近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期党史和文献青年学术讲坛在主办公区报告厅举行。第四研究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处助理研究员刘鹤亭作《毛泽东用典新探——对<庄子><孟子>的运用及当代回响》的主题演讲。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高长武、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作点评。第二研究部、第四研究部、科研规划部、对外合作交流局有关负责同志,全院各部门青年代表约70人参加了活动。

刘鹤亭的演讲重点围绕四个部分展开:

从“第二个结合”看“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这一重要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着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思想变量,毛泽东引用《庄子》至少50次,《孟子》至少100次。毛泽东在其一生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毛泽东对《庄子》几则典故的创造性运用及深远影响。一是浅水与大舟。青年毛泽东从《庄子》“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蕴含的朴素辩证思想中读出了政治家一定要努力提高本领这一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通,是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化前提。二是从简到巨。毛泽东对《庄子》中“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蕴含的变化发展观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将其用于描述中国共产党等有生命力的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三是鲲鹏之化。毛泽东善于借用《庄子》中鲲鹏转化、小麻雀和大鹏鸟等意象表达顺应变化、与时推移的道理。

毛泽东对《孟子》几则典故的创造性运用及深远影响。一是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三个不能”这句经典话语,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孟子》这则典故,阐述党的建设有关道理。二是从“增益其所不能”的语句中汲取积极养分,以利党员修养和人才成长。三是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汲取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智慧。对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密码之一。

总结和引申。刘鹤亭认为,分析毛泽东对《庄子》《孟子》等古代典籍的创造性运用及其创新性转化,有助于弄清“第二个结合”的丰富内涵,也有助于科学看待传统文化。毛泽东以是否契合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利于现实革命和建设为标准,对传统文化分别采取了肯定和发展、否定和批判、分辨和化用的三种态度,为我们在新时代科学看待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启迪。

高长武在点评中指出,刘鹤亭的主讲问题意识突出,能够观照现实,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第二个结合”进行阐释。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做点减法,更加聚焦主题;二是再做点加法,把毛泽东怎样用典怎样进行转化讲清楚、讲透彻;三是增点色,把《孟子》《庄子》的现实意义阐述得更深入些;四是要留点白,留给听众想象的空间。

胡长栓在点评中指出,刘鹤亭讲的内容体现了他对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也体现了这两年他围绕“第二个结合”、毛泽东用典方面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就要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精神。他认为,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除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之外,也与毛泽东本人的语言特点分不开。毛泽东的语言很大众化,善于运用典故,特别是用中国的典故来讲清楚很深刻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研究“第二个结合”方面做出成绩。

在交流互动环节,刘鹤亭与在场青年围绕“毛泽东对《庄子》《孟子》引用研究的时代价值、毛泽东对道儒两家的倾向性”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互动。活动最后,科研规划部副主任石建国为刘鹤亭颁发了主讲人证牌。

( 编辑:张莉   送签:张莉   签发: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