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期刊 >> 《旗帜》杂志 >> 2025年第3期

敦煌文化与莫高精神

——从《了不起的敦煌》谈起

郑炳林
来源:旗帜网2025年04月09日11:21
文字缩放:

在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闪耀着跨越时空的光芒。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了不起的敦煌》,恰似一把钥匙,引领我们开启敦煌的大门,领略其蕴含的无尽魅力与深厚内涵。

历史溯源:探寻敦煌的前世今生

敦煌,这一名字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了不起的敦煌》从《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典籍入手,抽丝剥茧般探寻“敦煌”之名的渊源,将敦煌的历史追溯至近三千年前。汉武帝攘除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的伟大创举,无疑是敦煌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对后世的疆域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浑邪王降汉后,汉王朝持续向河西与西域地区大规模移民,涵盖军队戍卒、文化精英与中原群众等群体,为敦煌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书中对敦煌历史的呈现,并非简单的编年叙事,而是以丰富的历史细节与生动的故事,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中原王朝强盛时期,敦煌作为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商贸繁荣,文化多元;而在朝代更迭、局势动荡之际,敦煌依然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顽强地延续着文明的火种。这种对历史的细腻刻画,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敦煌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变迁,深刻理解敦煌文化传承的坚韧与不易。

艺术瑰宝:解读敦煌石窟的多元魅力

敦煌石窟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于一体,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了不起的敦煌》用四百余帧高清彩色图版与十余张超级知识详情页,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敦煌石窟艺术的魅力。

敦煌石窟形制多样,从早期受印度、中亚影响的禅窟,到融合中原传统建筑风格的殿堂窟,展现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从早期的古朴稚拙到唐代的丰满圆润、神态逼真,不同时期彩塑艺术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技艺精湛的工匠,赋予泥胎以生命与灵魂,使每尊彩塑都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精神。书中详细解读了彩塑的材质、工艺以及艺术风格的演变,让读者了解到彩塑背后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敦煌壁画更是令人惊叹,从受西域画风影响,到逐渐融入中原画风,让人们领略到壁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壁画呈现的人物形象、服饰、建筑等细节,为读者还原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与文化习俗。

社会风貌:洞察敦煌文化的社会根基

敦煌文化不仅是艺术与历史的呈现,更是古代敦煌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了不起的敦煌》通过对开窟造像、供养人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揭示了敦煌文化背后的社会根基。

开窟造像在古代敦煌民众生活中举足轻重。书中详细阐述了佛教“供养”行为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敦煌地区的具体表现。供养人作为开窟造像的主要推动者,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供养人像及题记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更是研究敦煌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家族传承的重要资料。通过对供养人群体的特点、供养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供养题记内容的分析,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古代敦煌社会的等级制度、经济实力分布及家族观念的传承。

书中对工匠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形象。由敦煌文书记述可知,当时营建石窟的工匠分工细致,涵盖开凿、绘画、塑像等多个工种。尽管条件艰苦、回报不多,但工匠们依然凭借着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和对艺术的敬畏,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例如莫高窟第3窟中留下题记的画师史小玉,虽生平事迹无从考究,但他绘制的精美壁画,成为无数工匠高超技艺与敬业精神的缩影。

文化交融:领略敦煌的包容与开放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了不起的敦煌》通过分析敦煌出土文献、遗存及多种宗教流行情况,生动展现了敦煌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敦煌出土的文献种类繁多,包含粟特文、于阗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这些文献不仅是研究古代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更是不同文化在敦煌交流融合的有力见证。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以及他们如何在敦煌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例如,粟特文文献记录了粟特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往来,反映出他们在丝路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各种宗教在敦煌的和平共处与相互交融,更是敦煌文化包容性的体现。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印记。例如敦煌文献《使衙油面破历》中就有“四升,十七日准旧城东祆赛神用”的记载,以及窟龛中发现的祆教文化因素,都表明敦煌是一个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地方。不同宗教的教义、仪式、艺术在这里相互碰撞,构成了敦煌独特的文化景观。这种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既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又为敦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活力。

莫高精神:传承与弘扬的时代力量

敦煌学自诞生之初便是一门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学问。《了不起的敦煌》回顾了中国学者在敦煌学研究领域的奋斗历程,从罗振玉、王国维等前辈学者早期的文献搜集、整理、刊布,到如今中国学者在国际敦煌学领域逐渐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这一过程历经了120多年的艰辛努力。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代代中国学者秉持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家国情怀,投身敦煌学研究。他们择一事、终一生,在学术上成果斐然,还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敦煌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人,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铸就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成为激励后人与弘扬敦煌文化的强大动力。

当前,莫高精神具有更加深远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激励着敦煌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们不断探索创新,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莫高精神所体现的坚守、奉献、担当与开拓,是我们应对时代挑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提醒着我们,要珍视历史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了不起的敦煌》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佳作。它通过丰富的资料、精美的图片和深入浅出的文字,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应借助这样的书籍,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让敦煌这颗古老的文明之星在世界文化的天空中继续闪耀璀璨光芒。

(来源:《旗帜》2025年第3期;作者系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