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风腐同查同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提炼出的重要经验。对风腐问题的一体把握、查与治的协同推进,本身就体现着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逻辑,蕴含着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理念,衔接着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的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科学工作方法。
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与党的初心使命背道而驰、与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容。同时,风腐同根同源、相互交织,其表现之多变、成因之复杂、根除之艰难,决定了当前反腐败斗争需要向其集中火力发起攻坚。严惩风腐交织问题,关键在于零容忍,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
清醒认识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正之风树倒根存、潜滋暗长的顽固性、隐蔽性反复提醒我们,必须坚决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速胜情绪、防不胜防的悲观心态、见好就收的厌战思想、是非不分的抵触心理,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再加力、再冲锋。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严到底纠治“四风”。坚持“以小见大”、以具体求深入,聚焦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破坏市场秩序、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综合运用日常监督、专项整治、明察暗访、通报曝光等有效手段,打出从严查处“组合拳”,确保铁规矩、硬杠杠始终“长牙”“带电”。
一刻不停惩治腐败。严查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格防止各种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渗透,坚决防范把商品交换原则带入党内政治生活;紧盯金融、国企、能源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问题严肃查处;提升穿透式监督、及时预警、精准处置的能力和手段,破解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现、取证、定性“三大难题”;持续织密追逃追赃“天网”,深化治理跨境腐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
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正风反腐。既精准对焦“由风查腐”,深挖彻查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拉帮结派等腐败问题;又点面结合剖析“由腐纠风”,从腐败案件中分析不同地区、部门作风活情况、新动向;还要“标本兼治”,推动查办案件、加强教育、完善制度、促进治理一体发力、同题共答。
2024年1月18日,纪检监察干部在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红寨村走访村民。
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时指出,“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在阐述作风问题产生根源时强调,“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很难避免。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关键在于监督制约权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姓公、为民。
注重家风家教。将领导干部家风问题看作党性问题、作风问题,从个人角度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从组织角度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情况的及时预警监督,坚决反对特权思想、防止公权家用。
完善对重点行贿人联合惩戒机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推动政商交往立明规矩、破潜规则,既防止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又消除干部与企业正常交往的顾虑,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健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整合巡视巡察、审计统计、选人用人、查办案件、年度考核等多维度数据指标,加强“数、智、技”多手段对比分析,促进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既更加全面扫描整片“森林”状况,又更加精准排查个别“树木”问题,有针对性地修复净化政治生态。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既走好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也讲好中国反腐败故事,在“两个结合”中发挥廉洁文化“化育”功能,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环境。
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改革中管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推动权力寻租空间不断压缩、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党务政务更加公开,在权力的规范运行中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铲除风腐交织蔓延的根源。
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无小事,可以说所有腐败问题,起初往往都是从作风失范开始的,从不讲规矩开始的,从违反纪律开始的。”阻断风腐演变、推进同查同治,关键要在“同”上着力,通过思想认识、方法举措、制度机制、责任落实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同增质效。
强化严的标准。前移监督关口、划清纪律底线、实现抓早抓小,是阻断风腐演变的有效方法。要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六项纪律”全面从严,推进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程从严,推动对党员干部从入党入职到离岗退休管理监督的全周期从严,引导党员、干部在严的氛围中正风气、强免疫。
以案促改促治。完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动态清除、常态惩治的运行机制,用好以案促改这个有力抓手,细化纪检监察建议这个施治方案,丰富大数据信息化这个赋能手段,推动查处个案向分析类案再向治理一域深化。
推动制度创新。制定关于推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的意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发布风腐同查同治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晰查的重点、治的关键,指导查的方法、治的理念,推动同查同治在制度轨道上规范运行。
扣紧责任链条。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着力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健全责任落实情况报告、述责述廉、检查考核等督责机制,以严肃问责推动严负其责。
(来源:《旗帜》2025年第2期;作者单位:中国纪检监察学院)
( 编辑:刘琼 送签:钟鸣 签发:林燕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