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期刊 >> 《旗帜》杂志 >> 2025年第3期

调研课后服务实效 思考解决问题良策

林森浩
来源:旗帜网2025年04月10日09:13
文字缩放:

作者在家乡的小学开展调研。

作者在家乡的小学开展调研。

节假日返乡是见证城乡变化、感受民生冷暖、体会政策效果的有利契机。财政部建立“财青8+”调研机制,连续10年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回乡调研,引导年轻干部修好基层这门课。这次回到家乡,我以“双减”政策中的课后服务为调研主题,深入访谈广西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老师、学生家长,了解课后服务落实效果、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从财政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广西教育厅的同志告诉我,“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不只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困难的托管,更是促使学习更好回归校园的重要举措。课后服务推出以来,广西各地中小学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帮助补习辅导答疑以外,还鼓励学校打造亮点服务。有的把厨房“搬”到课堂,通过生活实践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有的突出科技特色,组建科普社团;有的引进壮族迪尺、壮拳等非遗项目,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课后服务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校长和老师也反映了工作中一些实际问题。一位校长说,社会上“强弱校”观念比较浓厚。强校生源多,从财政获得的生均公用经费就多,有条件开设艺术、科技类特色课程;弱校生源少,场地、师资不具备优势,开展多样多元的课后服务比较困难。而且,不少学校师生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临聘教师待遇较正式在编教师有差距,每年都有临聘教师辞职,削弱了师资力量。部分老师表示,市县公办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为每月120元/生,折合每天仅5.5元至5.8元/生,而学校周边市场化看护机构收费标准为每天20元至50元/生,差距比较大。有的地市将课后服务补助纳入教师绩效工资,按季度或学期发放,导致当月工资突破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等。此外,家长们对课后服务的期待也有所不同。有的家长认为学校“4+1模式”(4天作业辅导、1天特色服务)课后服务效果有限,放学后会带孩子参加兴趣班、特长班。而位于城乡接合部学校的家长,普遍欢迎以作业辅导为主的课后服务。

调研时有人问:“你并非教育工作者,为何费如此气力调研课后服务问题?”在我看来,教育是“强国之基”,财政资金一直是教育投入的主体,财政干部自当心怀“国之大者”,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调研中,我一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重要要求,认真梳理一手资料,一边从财政角度出发,思考动态调整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结合实际确定生均财政补助标准、运用政府购买服务配送教育资源进校等对策。我希望能有机会把调研成果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不断以政策精度提升民生服务温度。

(来源:《旗帜》2025年第3期;作者系财政部国库司二级主任科员)

( 编辑:孙丽   送签:孙丽   签发: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