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2024年10月2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希望学校“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海洋大学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相结合,及时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制定实施专项学习宣传方案。在全校开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大讨论,召开工作部署会、专题工作会、工作推进会、系列座谈会等,制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实施方案,推进实施新时代蓝色梦想计划,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海大有为”的崭新篇章。
实施蓝色梦想学科珠峰计划,提升学科体系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统筹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产业需求、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学校学科发展实际,科学评价、综合研判,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布局与统筹调整,精准实施学科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及时更新升级或调整撤销不符合要求的学科专业。
实施顶尖学科引领行动。面向海洋强国建设重大需求,强化海洋科学学科引领性发展,在深海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等方向持续产出重大成果,在多尺度海洋物质能量循环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带动地球科学学科群迈向世界一流。面向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重大需求,深化水产学科中国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蓝色种业与海洋食物生产等方向持续产出重大成果,在深远海养殖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带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科群迈向世界一流。
实施优势学科攀升行动。聚焦争创一流、优质提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等学科实施一学科一策的重点建设,进一步强化优势特色方向,拓展基础研究和新兴交叉研究方向,推进学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重点突破,打造学科新高峰。
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行动。对基础学科实施全要素支持,为强化基础研究、推动产出原始创新成果提供源头动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进一步完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模式,围绕重点领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前沿交叉、融合创新。
实施蓝色梦想创新突破计划,支撑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实施科技前沿突破引领行动。围绕海洋领域基础前沿,加强顶层设计,提出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海洋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启动一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科技的深度融合,实施人工智能交叉创新计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海洋和水产取得创新突破。建强海洋高等研究院等创新交叉平台,取得一系列“从0到1”的重大突破。
实施关键技术创新攻关行动。瞄准海洋领域“卡脖子”问题,将基础研究创新转化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推进现代海洋观测装备研发,建强“透明海洋”立体实时观测体系,研发区域海洋系统大模型,为海洋安全提供立体化、精细化、系统化的信息保障。推进“蓝色粮仓”计划,强化种质创新、养殖技术、营养健康与工程装备的全链条研发,为发展深远海养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推进“蓝色药库”计划,构建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资源库,突破一批海洋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以高水平科技成果驱动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2024年11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在“东方红3”号综合海洋科学考察实习船上举办主题为“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海上音乐党课。
实施科研平台提质增效行动。全面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国家级引领、推动省部级支撑、促进校级交叉培育,完善海洋科研平台体系。依托学校科考实习船队,强化综合观测能力,有效支撑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快实施重大科研能力建设专项,建设国际一流的海洋微生物资源库、未来海洋食品智能制造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平台。
实施蓝色梦想宏才培育计划,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人才培养理念,以蓝色梦想为引领,夯实蓝梦人才发展基础;升级教学运行体系,在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的基础上,增加有组织的交叉复合培养制,更好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升级新时代优秀海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文教融铸、中外融通。
构建特色大思政育人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树人立新、谋海济国”课程思政新体系。
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思政教育领航、专业内涵跃升、拔尖人才攀登、课程教材提质、创新前沿驱动、国际胜任力提升、数字赋能升级、质量保障护航、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建设,全面推进教学要素从国内领先到世界一流,质量保障从目标达成到追求卓越。
实施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突出创新本色,深入实施以一级学科本研贯通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分类评价,完善全链条、全要素的质量保障体系。与崂山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协同融合,培养海洋战略顶尖人才;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建强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引领海洋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师。
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学生评价,构建智慧课堂,深化因材施教,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教育,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协调统一。
(来源:《旗帜》2025年第3期;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
( 编辑:孙丽 送签:钟鸣 签发:林燕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