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这个春天,“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风靡全球。截至3月15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突破150亿元,荣登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名。
《哪吒2》以中国传统神话为底色,既保留了《封神演义》的文化基因,又重构了故事内核。电影里的哪吒是一个在偏见、误解和重重困境中不屈不挠斗争,最终完成自我救赎的英雄。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电影巧妙地将当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困境与精神追求融入其中,赋予了古老故事全新的生命力。这种“古为今用”让海外观众在陌生的东方神话中,触摸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与哲思。正如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巴索所言,影片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与西方“人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的格言形成跨文化共鸣。
特效画面用对“味道”,中国电影拓宽“跑道”。《哪吒2》在视觉效果上堪称惊艳。影片运用1900多个特效镜头、超1万个特效元素。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八卦阵让《周易》哲学可视化,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色化为视觉特效,观众走进影院,在光影流动中与传统文化撞了个满怀,升腾起血脉为经、文化作纬的共同情感。
影片既未削足适履迎合西方审美,也未固守本土化窠臼。水墨风格场景与交响乐配乐的融合,既延续了东方意境,又赋予作品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奥斯卡奖评委希拉·索菲安高度评价其制作水准与音效音乐,称其“极具奥斯卡竞争力”。
哪吒的一杆长枪,不仅刺穿多年来好莱坞垄断的全球票房铁门,更补足了中国电影工业握指成拳、向新而行的精气神。小小身躯,悠悠文脉;葱葱产业,蔚蔚蓝海。《哪吒2》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期待更多“魔童”现世,“闹”出经济新增长,“搅”动发展新浪潮,让中华文化“出海”又“出彩”!
(来源:《旗帜》2025年第3期;作者系求是网求是漫评主编,漫画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 编辑:张莉 送签:张莉 签发:林燕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