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以下简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协同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深刻把握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重要性
“三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医疗涵盖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人员等,在服务群众看病就医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与群众关系最直接,群众感受最具体。医保是国家为保障群众在患病时能够获得基本医疗救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既发挥保障功能减轻患者负担,也可通过支付方式、价格调整等措施引导规范医疗供需双方行为。医药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是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服务的质量安全、能力水平。三者密不可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密切合作、协同发力。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卫生健康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化医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领域业务和复杂的利益调整,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既是改革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也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通过协同发展和治理,才能使“三医”领域参与主体和运行机制的行动策略协调统一、相互促进,有效提升“三医”工作的精准性和质量效率,共同更好地维护人民健康。
2025年1月28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中医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正在进行手术前的设备调试。
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原则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始终依靠坚持党的领导凝聚深化医改、维护人民健康的强大力量。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定人民立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协同找出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和最佳平衡点,切实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通过协同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坚持卫生健康事业的公益性。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坚持公益性主导,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在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制度、改革机制、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坚持立足国情、协同联动。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期盼和承受能力相适应,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等重要关系,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政策的协同性,更好地维护公益性、体现公平性,让人民群众可负担。
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重点举措
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医改工作的领导。推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落实改革责任,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医改,由一位政府负责同志分管“三医”相关工作,将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同部署同考核。卫生健康部门主动扛起医改牵头责任,认真履行统筹协调职责,探索创新“三医”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联动,提高整体治理效能。
增强政府各部门间的改革政策一致性。围绕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三医”同向施策、同向发力。医疗方面,重点是坚持以公益性导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深入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性改革,健全优质高效、连续协同、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连续性,不断提升服务人民健康的能力和水平。医保方面,重点是促进多层次保障制度完善和有序衔接,同步完善基本医保支付方式;推动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健全大病保险制度,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促进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发展;建立健全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定期评估、动态调整诊断、手术、护理等技术服务类项目价格,激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活力;合理拉开报销比例差距,促进分级诊疗。医药方面,重点是从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力,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优化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和使用管理,加大药品研发创新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加强药品质量安全评估和监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加强“三医”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医疗监管方面,重点是稳增量、调结构,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以健康为中心、以“四大慢病”和“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医保监管方面,重点是加强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监督,规范医疗保障经办业务,依法查处违规使用医保资金行为,通过支付方式和价格动态调整,促进分级诊疗。医药监管方面,重点是加强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全流程监管,不断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可及。同时,创新“三医”领域监管手段,积极依托信息化和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智能监管、联合监管,力争将智能审核和监控覆盖“三医”有关工作全流程各环节,合力维护良好医疗秩序、保护医保资金安全、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推进“三医”信息联通共享。把“三医”信息联通共享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更好促进信息化赋能医改和支持“三医”决策。推进“三医”有关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和整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建设“三医一张网”等智慧化“三医”决策支持系统,促进跨部门信息联通共享,提升协同治理、运行评价等决策和服务能力。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费用一站式结算、就诊转诊服务、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电子病历规范查询、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疗辅助系统、线上药房等业务应用场景为重点,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全方位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来源:《旗帜》2025年第4期)
( 编辑:刘琼 送签:钟鸣 签发:林燕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