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旗幟》雜志>>2022年第7期

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推動力

鐵凝
來源:旗幟網2022年08月05日09:51
文字縮放:

5月23日,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會議指出,今天我們紀念《講話》,就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引領文藝前進方向,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文藝創作生產,其中特別強調“要堅持扎根中華文化沃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歷史與時代相結合的宏大維度,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推動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刻認識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傳統積澱著民族的基因根脈,文化孕育著國家的底色源流。“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021年,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學黨史  傳精神  跟黨走’中國文藝志願者在行動”主題活動走進湖南溈山村。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實踐告訴我們,應對經濟社會深刻變革、思想文化激烈碰撞、世界格局風雲變幻、人類環境日益復雜等種種風險挑戰,更需要精神力量發揮筑牢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更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必然要求我們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統挖掘和深入闡發,不斷深化對其重要作用和突出優勢的認知與理解,將這一源頭活水更豐沛地引入當代,從中汲取不竭動力。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之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鐫刻著悠久的文化烙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然要求我們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從而為波瀾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穩根固基、保駕護航。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所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沒有文明的接續與傳承,沒有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就沒有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富養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必然要求我們樂於善於勇於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得到精神指引、獲取精神支持,將之熔鑄於心、付諸於行,使其成為實現偉大夢想的精神支柱。

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西藏文聯共同主辦的“天域舞風——原創西藏題材舞蹈作品展演”在國家大劇院舉辦。

深入把握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命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拓性的新觀點新論斷新命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進行闡述,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這些重大論斷,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和“魂”的全新定位。我們要切實守護好、培育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化人、育人,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作出新貢獻。

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的重大理論命題,並論述了中華美學“三講求”“四統一”的深刻內涵。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這些重要論述,是對中華美學特點的權威概括,為傳統文藝審美注入強烈時代色彩,對於美學、文藝評論、文藝創作具有全面深刻的指導意義。我們要堅守文藝的審美理想,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民審美追求,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的優秀作品,讓人民在美的鑒賞和熏陶中獲得啟迪。

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又對此作出進一步論述。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緊密結合起來,錨定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在黨領導的文藝發展道路上繼續勇毅前行。

深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有效載體。近年來,中國文聯及所屬全國文藝家協會大力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精心策劃一系列重大文藝工程,開展舉辦一系列重點文藝活動,在傳承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實重大工程,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鮮活而珍貴的記憶與技藝,對這些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持續搶救、挖掘、收集、整理、傳播,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實現代代守護、薪火相傳,中國文聯及相關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家等,實施了多項重大工程,既填補了相關領域空白,更從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層面推進民間文藝保護、傳承和發展,同時在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奮力構筑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萬裡長城”。

扎根生活沃土,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生產、嵌入百姓日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文化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依托重大節慶,中國文聯及相關文藝家協會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影響廣泛的群眾文化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將挖掘傳統與貼近時代緊密結合,深入研究、闡釋和大力弘揚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已經舉辦十屆的全國農民攝影大展,講述春耕秋收的故事,訴說人們對土地的熱愛、對山鄉的寄托、對家園的眷戀,激發廣大人民守護悠悠鄉愁、擁抱幸福生活、凝聚奮進力量,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緊跟時代步伐,在文藝創作中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機活力。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方針。中國文聯及相關文藝家協會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委約創作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風雅頌之交響》,取材於《詩經》和唐詩的代表篇章,用獨特的民族音樂語言和變換豐富的表達方式奏響時代黃鐘大呂。組織舞蹈家深入西藏、湖北、河北、廣西、海南、內蒙古、新疆等地開展主題創作,舉辦系列採風創作成果展演。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策劃《中國書法大會》節目,通過先進視覺技術全景展現漢字發展史、中國書法史,為古老碑帖注入新生。種種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傳統與現代連接、民族與世界對話,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更為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加強理論闡釋,探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藝路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轉化、創新、發展,離不開文藝評論的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和審美啟迪。中國文聯及相關文藝家協會在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評論建設中,深度挖掘思想資源、主動策劃研究選題、融通古今中外學理、積極構建中國特色評論話語,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努力推出文質兼美的文藝評論,使優質研究成果得以推介宣傳,提升了文藝理論評論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和內涵的理解與感悟。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庫。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珍視民族文化,堅持守正創新、勇攀文藝高峰,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承擔起文藝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的光榮使命,為建設文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旗幟》2022年第7期﹔作者系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