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從本期開始,本刊特別約請專家學者對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予以解讀,闡釋其深厚的歷史內涵和底蘊、在新時代的創新與發展。本期介紹“民為邦本”思想。
“民為邦本”思想(簡稱為“民本思想”)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將民眾視為治國安邦根本的政治學說,其基本內涵是在強調民眾基礎地位的前提下,重視民意和民生、珍惜與利用民力、鞏固政治秩序。民本思想包含著一系列“厚民生為本”的富民之策,要求統治者採取富民、養民的經濟政策,關心民眾生計,使民眾生活富足而安樂。民本思想及民生實踐對近代以來民主思想的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民為邦本”思想的深刻內涵
《古文尚書·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之語,是中國民本思想之經典表達和最早源頭,其意為民眾是國家的根本,民心安定、民眾穩定,國家就會安寧。春秋時期的民本思想,首先在民與神關系上得到了新突破,提出“民為神主”思想。戰國時期各家對統治經驗和民本思想進行提煉,使其獲得了系統的理論形態。這主要體現在:一是對統治階級的政治統治為什麼必須以民為本作出了初步解釋,著重闡述了民眾對政權存亡續絕的決定作用及民眾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就如何實現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途徑,那就是要實行修己安人、為政以德,行王道仁政,造福於民眾的為政理論。三是對民本思想的“民為神主”的天命觀進行了初步探索,逐步形成了墨子“兼愛”說,老庄“無為”論和孟子“民貴君輕”思想,為民本思想奠定了理論根基。
孟子發揚孔子思想,對先秦時期儒家“民本”思想作了經典闡釋,提出了“民者君之本”的核心觀點,強調君主統治的基礎在於民眾:一是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二是主張施行仁義,來獲得民心﹔三是主張養民富民,使民眾擁有維持最低生活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取於民有制”“制民之產”,使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所以,民本思想包含著重民、保民、用民、利民、憫民、恤民等政治理念,其基本內涵是順民意、得民心、用民力、重民生。孟子奠定了傳統民本思想的理論基礎,其民本思想包含著君民平等和限制“君權”的古代民權思想因素,並為后儒所承繼和發揮。
民本思想肇始於夏商周三代,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后為歷代思想家、政治家不斷闡釋,形成了系統的思想體系,並且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概括地說,它包括五個要點:一是重民輕神的神民關系,主張“天道遠,人道邇”,重人重民。二是重民輕君的君民關系,強調“民為君之本”,君主隻有重視民眾的利益並承認其力量才能維持自己的地位,並使國家興旺發達。三是保証民眾的經濟利益,主張採用富民、裕民的經濟政策。孔子提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荀子提出“下富則上富”主張。四是政治上以德取信於民,贏得民眾的信任是最為重要的。五是承認民眾的革命權利,當君主壓迫民眾過度時,民眾可以推翻舊政權。
重農抑商與輕徭薄賦:“民為邦本”思想在古代王朝的實踐
中國歷代統治者從歷史教訓中認識到民眾的重要性,看到了民生問題與國家興亡的密切關聯,將民本思想貫徹到政治實踐中去,重視民生問題。歷代統治者推行的民本政治實踐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重農抑商、務本興農﹔輕徭薄賦、體恤民力﹔減省刑罰、體恤民情﹔不違農時、使民以時﹔體恤百姓、救濟貧民﹔約束官吏,勿使擾民。古代中國的明君賢臣、清官良吏寬政惠民、厚生利民、除暴安民、濟世為民的施政行為,盡管有其歷史與階級的局限,但其悲憫、體恤、愛護天下蒼生,體諒民眾疾苦、關心百姓生活,反映了民眾的某些利益和願望,有利於民眾的生存與發展。
秦漢以后歷代統治者推行的富民措施中最突出的舉措是重農抑商、務本興農。歷代統治者在勵精圖治之時,均重視農業發展,將農業作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勸農務本、不奪農時,保障農民生產積極性。土地制度、賦役制度關乎農民生計和王朝興衰,不僅與農民有著生死相依、貧富攸關的關系,而且與天下安危和朝代興衰等有著密切聯系,故土地制度及土地兼並問題成為歷代統治者關注並加以解決的重大問題。土地是農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首要條件,社會農業問題的重點在於如何抑制地主土地兼並,使農民保有小塊土地。歷代統治者採取了很多措施,如通過減免農業稅來實行輕徭薄賦、減輕農民的徭役負擔﹔如勸農歸田、組織屯田、鼓勵墾荒、推廣農業技術、興修水利等,都把農業的發展作為中心。
與重農主義相輔相成的便是抑商政策。重農抑商政策即農業為本、商業為末,自商鞅變法后,成為中國歷代統治者慣行的治國之策。農業經濟狀況直接關系王朝的經濟狀況、財政狀況和王朝盛衰存亡,故統治者採取了鼓勵農業生產和抑制民間私營工商業的政策,將盡可能多的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最大程度地實現勞動力與土地的直接結合,以穩固和推動農業生產,並從根本上維護王朝統治。秦漢以后的歷代王朝均沿襲了重農抑商政策,強調農業為本,採取“與民休息”“撫民以靜”“勸課農桑”“不奪農時”等各種措施穩定農業生產。這項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業資本在農業領域的滲透,保護了小農經濟的穩定,促使農業的發展,成為統治者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
輕徭薄賦是歷代統治者力推的主流的財政政策。王朝建立初期,因統治者親眼目睹江山社稷的沉浮變化,故能較好推行“輕徭薄賦”政策﹔而在王朝中后期,由於前代帝王祖訓效應的弱減,往往難以在治理朝政中體會這種思想,逐漸走上橫征暴斂之途,導致嚴重的社會危機。這便產生了中國古代王朝“治亂循環”周期現象:開國初期,帝王勸課農桑、發展經濟、休養生息、輕徭薄稅﹔王朝中期,盛世初顯、國力雄厚、雄主開疆拓土﹔王朝中后期,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土地危機出現,賦稅徭役不斷增多、流民現象日趨嚴重,統治遂難以為繼、農民起義掀起遍地狼煙,導致舊王朝傾覆而新王朝建立。新王朝開國帝王重行休養生息政策,開始了新一輪的周期輪回。
總之,中國古代賢能的統治者從歷史教訓中在某種程度上認識到民眾的重要性,看到了民生問題與國家興亡的密切關聯,將民本思想貫徹到政治實踐中,重視民生問題,採取了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寬政惠民、厚生利民、除暴安民、濟世為民等施政行為,起到了維護民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的積極作用。
“民為邦本”思想的現代轉化
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民本思想逐漸轉化為近代民主思想,並在批判、繼承中逐步實現轉型和重建。唯物史觀強調的“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觀點,激活了中國傳統民本思想並促進其創造性轉化,成為中國共產黨對傳統民本思想進行創造性闡釋的核心思想資源。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將“為人民謀取幸福”寫進黨章,確定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毛澤東將傳統民本思想加以轉化,提出了“為人民服務”、群眾路線等。他在《為人民服務》中申明:“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共產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國共產黨立足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實踐,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繼承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精華,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有關“民為邦本”的典故名言,並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之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體現了人民的主體地位,其核心內容就是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將唯物史觀強調的“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觀點同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相結合而提出的創新性理論成果,既是中國共產黨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富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根據新時代需求對中國傳統民本思想進行的創造性闡釋。這種新闡釋,促進了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成為中國古老的民本思想在新時代獲得創新性發展的標識。
中國共產黨對傳統民本思想的創造性闡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糾正傳統民本思想體現的英雄史觀,樹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將儒家的“為民作主”思想轉化為“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實踐,實現了傳統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思想的創造性轉化。二是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高度重視民眾在國家中的地位,繼承儒家強調的保民、重民和親民思想,樹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樹立民眾利益高於一切的政治理念,牢固確立“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了從傳統“重民”思想向“為人民服務”思想的轉變。三是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得到滿足,實現從傳統“富民”“養民”思想向關注“民生”思想的轉變。
(來源:《旗幟》2022年第12期﹔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