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那麼,什麼樣的調查研究,才能掌握實情、拿出實招,更好地為決策服務呢?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黨支部通過全流程閉環調研,努力探索著答案。
怎麼看?就是精心設計調研方案,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帶回來
定主題。社會司黨支部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找方向,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對社會建設領域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就完善社會政策、發展社會事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開展專題調查研究。
定地點。我國東西南北差異大,黨支部經過討論,認為長三角區域發展比較均衡,教育、衛生、“一老一小”保障等諸多社會事業的發展,對全國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於是,中心城市選安徽合肥、江蘇南京,經濟發達城市選江蘇昆山、浙江嘉興,經濟相對欠發達城市選安徽淮南。
臨行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明確要求:把群眾真正“急難愁盼”帶回來!
多看點、少座談。據調研組成員介紹,這次調研6天時間赴3省5市,隻在南京市開了一個面上的座談會,其他時間全在調研點上,對需要提供的重要信息,比如地名、姓名、重點數據等,隻讓被調研對象寫個“小紙條”。這樣做,被調研對象輕鬆,調研也能更加聚焦、更加務實。調研力戒形式主義,從繁冗會議和材料中解脫出來,有利於真正摸到實情、看到問題。
看樣板、看短板。托育問題是群眾普遍關切的問題,調研組在南京市建鄴區了解到,當地把幼兒園建在產業園區,把托育所建在寫字樓下,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落戶。在安徽省淮南市壽縣,調研組臨時就近來到八公山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詳細了解鄉村醫生的困難和問題。
學經驗、找問題。調研組在江蘇昆山發現一個好的做法。昆山市人口密集,學校少、學生多,就學矛盾突出,而建新學校立項、審批、建設周期長,遠水解不了近渴。昆山市利用已審批規劃但未使用的閑置土地,用裝配式建筑拼裝,一個假期就建成一所學校,緩解了入學難問題。調研組成員表示,辦公室裡想不到辦法,一到基層就有答案。當然,也有基層解決不了的問題。南京市秦淮區小西湖社區老舊小區實施嵌入式公共服務,在土地、規劃、消防等方面都存在政策障礙,“這些問題恰恰需要我們這個層面來研究解決。”
3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調研組在安徽省壽縣八公山鄉的村衛生室,詳細了解鄉村醫生的困難和問題。
怎麼辦?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
一線調查結束了,研究才真正開始。調研組返程前,在浙江嘉興機場就地開了一個會,每個人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經過討論,梳理出當前推動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亟待破解的5個問題。調研組5名年輕同志,一人領一個問題起草報告。
報告的寫法也是直奔主題。每個問題既有典型經驗,也有“但是”,並且將重心落在“但是”上。例如,在“以均衡布局公共服務資源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這一問題下寫道:“復旦兒科醫院安徽醫院負責人介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效果明顯,近兩年患者轉外就醫數降幅超過50%。”“但是,各地群眾對優質資源的需求仍然強烈,公共服務供給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性矛盾突出。”“但是”就是調研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報告既以職能為提綱,又因責任而“超綱”。在調研提綱設計中,一開始列了4個方面。然而,在調研過程發現,人口流出地和人口流入地面臨的公共服務問題截然不同,安徽壽縣揪心的是人才留不住,江蘇昆山揪心的是公共服務飽和帶來的一系列緊迫問題。“流動的中國”考驗公共服務資源高效配置,這個問題不能回避。於是,調研組“超綱”增加一條,直面這個牽扯土地、編制等多個領域的深層問題。
調研報告完成后,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再次作出批示:問題、短板找到了,怎麼辦?
帶著“怎麼辦”的追問,社會司立即召開司務會議,圍繞報告所反映的五個問題,全司全員參與,立足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作職責,強化系統觀念,進一步研究梳理工作重點。
怎麼辦?就要從政策頂層設計中謀實招。從根本上回應、解決問題,亟須制定管總的政策文件。在管總的政策文件之下,再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教育、衛生、體育、家政等領域的專項政策,及時構建切實管用的“1+N”社會政策體系,把點的問題從整體上加以解決。
怎麼辦?就要從落實工作職責中見實效。比如,對於“流動的中國”如何高效配置公共服務資源問題,完善常駐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的政策舉措,進一步厘清流入地和流出地,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的權責范圍內,科學統籌需求與財力,推動指導地方分類分步完善制度安排,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怎麼辦?就要從強化資金支持中提效能。社會事業的短板,還表現在地方財力保障能力弱、資金缺口明顯上。因此,解決問題就得在有限的財力之下突出精准支持,統籌做好“一錢多用”“多錢一用”,將中央預算內投資用在刀刃上。
在回答“怎麼辦”的過程中,調研組全體成員深切體會到:不以問題為導向,就拿不出實招,心裡不想著群眾,就做不實工作,這既是方法問題,也是立場問題。
怎麼抓?就是做好調研“后半篇文章”,抓好調研成果轉化運用
經過層層深入研究,社會司形成一份“怎麼辦”工作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第三次作出批示:“過程中多征求群眾意見。既要符合實際,更要管用有感。可列清單,抓落實。”
任務是具體的,辦法是明確的,但要一一轉化為讓群眾受益的政策措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社會司再一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列清單、抓落實”工作。
建立重點工作清單。對於調研提出的五個問題,按照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原則,進一步細化提出17項落實措施,謀劃提出23項年度重點工作。層層細化、實化,最終每一個從點到線再到面的問題,又從面到線再到點,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之中。社會司的同志理解,清單的“清”,就是理清、事清、任務清。
納入台賬管理。清單清、台賬明,清單清是抓落實的第一步。於是,將清單納入台賬管理,制成圖表,明確階段任務目標和成果形式,定期跟蹤、加強問效。
明確責任分工。就拿起草《完善社會政策發展社會事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若干意見》來說,分解為7項具體任務,每一項任務都明確具體責任處室、責任人和時限要求。調研組成員編入新的任務鏈中,開始新的調查研究。
從調查到研究,從紙上到實踐,一次閉環調研形成了。為了更好抓落實,社會司黨支部的同志又一次奔走在路上,不斷地問需於民、問計於民。
〔來源:《旗幟》2023年第7期﹔作者系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宣傳部副部長(挂職)、甘肅省紀委監委宣傳部部長〕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