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闡述和概括了中華文明所具有的五個突出特性,即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為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本期起約請專家學者撰文解讀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深刻總結和系統闡述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居於首位的是“連續性”,中華文明其他突出的特性,都以文明發展的連續性為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是歷史的結論,同時又是“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這一結論的前提。中國人的道路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決定、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踐行,這是歷史的邏輯。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蘊含了豐富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具有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源遠流長,二是不斷傳承,三是守正創新。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來自中國“超百萬年的文化根系,上萬年的文明起步”。考古証明,中國早在100萬年前就已經有了人類,大約在1萬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據統計,至20世紀90年代,我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已達1萬多處,它們如滿天星斗般散布於全國各地,根系發達的史前文化是孕育中華文明的關鍵力量,這在世界其他地區極為罕見。近年來開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
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始終連續發展的文明。首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如“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理想主義,“舍生取義、剛健自強”的英雄主義,“天下一統、家國同構”的集體主義,“民惟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主義等。這些一以貫之的文化精髓,不僅為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難題提供重要啟示,也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發。其次,不斷傳承的家國情懷為中華文明連續性奠定了人心根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國一體”是國家、家族、個人的三位一體,是血緣-文化-政治互動構成的同一性共同體,是關乎個人生命、家族秩序、國家興衰的深層次的秩序設計。倡導倫理本位的家國同構模式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結構,由此生發出了對個人、對家族、對國家的道德約束,使構建在家國情懷基礎上的家國認同鐫刻在中國人的血液之中。最后,連續性文明建立在共同文化,尤其是共同使用方塊漢字的基礎上。中國文字連續性發展的特征是明顯的,毫無疑問,漢字就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載體。商代的甲骨文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文字體系,從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秦篆、漢隸、魏碑、楷書、行書到草書等,雖然書體不斷變化,但始終貫穿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雖然經歷了人口遷移和民族融合,以及近代以來西方文化的大規模沖擊,但中國人對漢字的使用一刻也不曾中斷。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是在不斷創新中延續的,沒有創新就沒有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縱觀歷史,可以發現中華文明有內生動力、不斷創新,勇於接受挑戰。馮友蘭曾這樣評價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體現了深邃的智慧
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所言:“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多元一體”是中華文明具有強大活力、連綿不斷的生命力所在。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融交流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最終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偉大祖國的歷史。1988年,費孝通提出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論斷,將中華民族描述為一個多元一體、不可分割的共同體,指出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經歷了由“自在”到“自覺”的歷程。“多元”是中華文明綿延至今、歷久彌新的根源,“一體”是歷史的潮流和各族人民共同的心理自覺。多元聚為一體,一體容納多元。“多元一體”既體現了充分尊重“多元”,又凸顯了高度認同“一體”。它是中國歷史發展道路的特色所在,也是由歷史發展軌跡上的國家與民族的內在關系所決定的,是中華民族的顯著特征。各民族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中始終做到團結互助、風雨同舟,多元之所以最終能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在“多元一體”的共同體中,各民族在推進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培育和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以“天下一家”思想為基礎的中華民族一家親是中國作為一個“活著”的文明古國的內在脈絡。中國從不自囿於“一族一地”,而是以“天下”為思想的空間,天下一家,王者無外。儒家典籍《禮記·禮運》指出,“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天下一家”是中華文明長期延續的觀念基礎,是中華文明理想中的人類社會與宇宙秩序,是超越特定歷史時段的“治道”,而非依附於特定時段的“治法”。《尚書·禹貢》描述了時人在地理知識有限的前提下認定的“天下”:“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其實,這裡就包含著由“天下觀”衍生出來的“大一統”,后代的儒家則將“天下觀”確立為正統思想,並建構為一種意識形態。無論是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是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表達了中國古人不止關注於一時一地,而是時刻以天下為己任,始終心系天下蒼生福祉的廣闊胸懷。先秦時期,在黃河流域就逐漸形成了以華夏族為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王朝“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國的燦爛文化。“大一統”的思維與政治格局成為中華文明的內在基因,也成為歷代王朝追求合法性的基礎。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各民族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形成了一系列有關國家制度、社會治理的豐富思想。分立如南北朝,對峙如宋遼夏金,統一如秦漢、隋唐、元明清,均展現出“六合同風,九州共貫”的治理思想。“大一統”是貫通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核心觀念,也是中國政治文明的重要現象。
>> 2022年9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開展“中華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決定了自主的道路
穿越歷史的煙雲,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風雨始終生生不息、歷久彌新。錢穆在《國史大綱》序言中曾寫道:“中國為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舉其特點有三。一者‘悠久’……二者‘無間斷’……三者‘詳密’。”自西周共和行政以下,中國就有了明確的連續不間斷的接近3000年的歷史紀年,這是中國古人取得的一項非常偉大的成就。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大量考古發現表明,中華文明是本土產生的,是在自身基礎上起源、形成的,但並不是封閉的。
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這充分証明了中華文明具有自我發展、回應挑戰、開創新局的文化主體性與旺盛生命力。對於中華文明連續性的認識,就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走中國道路,就要遵守中華文明發展規律,就要堅持中華文明的突出連續性。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扎根於中華大地,實踐充分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庄大道,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
文明貫通過去、現在與未來。“惟藉過去乃可認識現在,亦惟對現在有真實之認識,乃能對現在有真實之改進。”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為根基,內嵌了中華文明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文化基因。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決定了中華文明、中華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主體性,文化主體性又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兩個結合”中實現文化主體性、開創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了精神支撐。
首先,文化主體性加強了中國人對於本國的歷史認知,跳出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思想陷阱,有效地解釋了今日中國的成功現實,使中國人進一步掌握了歷史主動。其次,文化主體性堅定了中國的文化認同和社會共識,強化了國家認同和政治認同。最后,文化主體性不僅體現在文化領域之中,也應用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治理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隻有堅持從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不斷鞏固文化主體性,才能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來源:《旗幟》2023年第8期﹔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