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四個不可”從多維度闡釋了中華文明統一性的重要內涵,為維護國家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一統”思想鑄牢“國土不可分”的文化共識
國土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安全屏障,也是孕育和承載特定文明的物質載體。“國土不可分”就是要維護國家統一。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內在地要求國家統一。有秦以來,“大一統”思想貫穿了我國王朝歷史政治的全過程。國家疆域的統一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穩定的條件,也使“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長期的統一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而不中斷的基本前提。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結束了諸侯攻伐和社會動蕩的混亂局面,開啟了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此后的中國歷史,雖然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以及南宋等500多年的政權割據時期,但與整個統一王朝歷史時期相比時間較短。總體來看,無論是在任何歷史時段,“大一統”思想始終是我國疆域演變的主線。歷史清晰地証明,不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實現“大一統”為己任,並以中華文化謀求正統地位。
>>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民族之家,各民族學生歡聚一堂,共慶中秋佳節。
在古代文明史上,統一的封建王朝不僅為中華文明大發展提供了和平穩定的環境,而且為其發展積蓄了更多物質力量。從秦漢到元明清,不同王朝在“大一統”思想指導下不同程度地實現和鞏固了疆域的統一,先后出現了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這些大一統盛世不僅極大地解放了當時的生產力、創造了盛極一時的物質文明,而且在精神、文化領域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抒寫著中華文明的歷史。同時,國家大一統也促進了文化多元與交融互動,有利於推動中華文明持續向前發展。歷經元明清600余年的發展,古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從黃河、長江再到塞外,達到了時空與文化融合式發展的最高階段,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結構充分顯現,其包容了中土(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農耕文明和塞外游牧半游牧子文明等。歷史不斷地証明,中華文明“大一統”思想早已成為各民族的文化共識,“國土不可分”也成為各民族締造中華文明的文化自覺和共識。
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我們要毫不動搖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中國的神聖領土,在維護國家統一中,不斷開創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境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治亂興衰史昭示“國家不可亂”的安全共識
“國家不可亂”本質上是要堅定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國家安全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也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國家安全能夠為繁榮一國文化營造和平穩定的環境。一旦國家發生混亂,動蕩不安,國內各民族的正常生產生活會陷入失序狀態,文化發展也將遭遇挫折。中國幾千年治亂興衰的歷史不僅締造了不朽的中華文明,也不止一次地証明,國家安則社會穩、文化興,國家危則社會亂、文化衰。
在治亂興衰的封建王朝史中,中華文明在沖突與和平的激蕩中淬煉生長、推陳出新、綿延發展。中華文明浸潤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發展史中,不斷地塑造著中華民族的國家安全觀。無論在任何歷史時段,各民族都希望國家能保持安全與穩定,社會能夠保持有序發展。“國家不可亂”已經成為各民族共同的安全共識。盡管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治亂交替,但總體來看,治世的時間遠長於亂世。治世除了能讓各民族休養生息、安定生活外,還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繁榮。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強化了各族人民對國家安全的深刻理解。中國歷史上的幾次大亂世則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沖突,社會失序,正常的文化發展陷入泥沼。幾乎每一次歷史之亂都導致人口銳減、民不聊生,經濟陷於困境。“國家不可亂”成為各民族共同的安全追求。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對各民族都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我們要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文化力量,構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柔性體系,化解社會矛盾,增強國家安全韌性,織密國家安全防線。
“多元一體”凝聚“民族不可散”的價值共識
“民族不可散”強調中華民族的整體性。“多元一體”格局既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本形態,又是中華文明“美美與共”的表現形式。縱觀歷史,多元文化不斷交融發展形成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多元”指各民族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一體”指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各民族因文化融合和價值認同形成了一個具有統一文明標識的文化共同體。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凝聚了中華民族“民族不可散”的價值認同和國家共識,其內在地決定著“民族不可散”的統一性。
自古以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西遼河流域以及其他周邊山地區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創造出豐富多彩且各具地域特點的中華文化。目前,根據最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將其按照地域劃分為:黃河流域文化(海岱文化區、中原文化區、甘青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江浙文化區、江漢文化區、巴蜀文化區)、長城以北文化(河套文化區、燕遼文化區)等三類八種區域文化。這些文化融合綿延發展,從未間斷,煥發出無盡的生命力。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就在這些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中起源、發展並形成穩定的“多元一體”的基本格局,其核心價值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際上,“多元一體”格局不僅體現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的過程之中,而且也體現在各民族文化互動交融抒寫中華文明統一性的歷史長卷之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其中,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並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多元一體”格局凝聚了各民族的共同價值和國家認同,使各民族深刻認識到“民族不可散”的極端重要性,“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 9月21日,山西博物院“晉·見中國——百件山西文物中的華夏文明”展覽展出的北魏時期胡人彩繪雜技陶俑吸引參觀者拍攝記錄。
包容創新夯實“文明不可斷”的歷史共識
“文明不可斷”是由中華文明統一性所決定的。中華文明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充分顯示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中華文明沒有中斷且保持統一的關鍵在於其具有強大的韌性,這種韌性離不開包容和創新。包容和創新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也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內生動力。包容、創新貫穿了中華文明形成的整個過程,也夯實了中華民族“文明不可斷”的歷史共識。
作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中華文明始終對不同文明表示尊重、包容,不斷創新,求同存異,兼收並蓄。中華文明的包容與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是從域內視角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說明中華文明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文明形態,而是經過漫長的歷程,多種文化交流、交融,兼收並蓄創新發展積澱而成。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裡羌人盡漢歌”等文化發展的歷史畫卷,無不顯示了中華文明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無不反映了不同文化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實現了大融合、大創新和大發展。二是從域內與域外互動視角看,中華文明以平等、開放的姿態同世界其他文明保持交流互鑒。從歷史上的“佛教東傳”“伊儒會通”,到“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華文明從未拒絕與其他文明交流,而是持一種包容開放的態度,不斷吸納外來文明的優點,創新自己的內容與形式,豐富自己的歷史內涵,煥發出勃勃生機。總之,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充分証明包容和創新已深入中華文明的骨髓,成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隻要包容和創新不止,中華文明就不會中斷。
新時代,建設現代文明已成為當代中華民族新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這要求我們在推動文化發展,文明延續中,不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必須保持平等尊重包容的心態,必須堅持開放交流互鑒的態度,推動中華文明創新發展。同時,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還需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來源:《旗幟》2023年第10期﹔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