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強調“要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理論創新離不開人民群眾,也服務於人民群眾。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新時代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指針,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創造新理論、發展新思想的實踐原則。提出這一指針和原則,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上的科學立場,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科學態度和政治智慧。
>> 8月16日,在江蘇省靖江市靖城街道為民服務中心,“辦不成事”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在協助市民辦理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
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根本立場。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主義的全部思想理論體系始終圍繞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存在和發展,為人民立言,也為人民代言。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肩膺著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重任,也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才能真正科學地認識和把握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才能真正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中獲得滋養。實際上,從創立的第一天起,中國共產黨就把自身的理論創新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之中。一百多年來,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實踐如何復雜,中國共產黨奮斗所取得的成就始終離不開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智力支持。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始終來源於人民,也服務於人民。在人民群眾的創造中,中國共產黨獲得了理論創新的智慧和力量。
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認真走好群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體,是最平凡但又最偉大的勞動者和創造者。他們在創造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形成了持久、深厚、富有活力的思想觀念。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人民群眾創造的精神財富中汲取豐富滋養,從人民群眾的思想智慧中獲得理論創新的資源。具體來說,也就是要把黨的理論創新的目的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結合起來,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辦人民群眾之所需,把理論創新的根脈深深結合到為人民群眾的服務之中,把理論創新的智慧緊緊與人民群眾的創造經驗相結合、相統一。
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的智慧,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人民群眾發揮主人翁精神和首創精神,激發人民群眾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不僅沒有現成的樣板可以搬用,而且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遵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正是集中了全黨和人民群眾的智慧,才形成並確立了偉大的指導思想、科學理論和系列路線、方針和政策,才創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表明,黨的理論創新隻有建立在人民群眾創造的基礎上,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產生真正的實踐價值,才能發揮真正的指導作用。因此,一方面要激發人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放手發動群眾,並及時總結人民群眾在實踐創造中所形成的有益經驗,集中群眾智慧﹔另一方面也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凝練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並對此進行科學總結和有益改造,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理論結晶。
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的智慧,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群眾為師,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深入人民群眾中做扎實充分的調查研究,發現蘊藏於人民群眾中的思想火種和有益經驗。以人民群眾為師並不是空洞的口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不能以自己的個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在這個意義上說,以人民群眾為師就要始終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既要克服盲目自尊和驕傲自大,又要力避尾巴主義和爬行主義。換句話說,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要進行理論創新,就時刻也不能離開對人民群眾創造活動的關切,要把理論創新的全過程與人民群眾的感受、需要及其參與結合起來,發時代實踐之聲,言人民群眾心聲。
(來源:《旗幟》2023年第10期﹔作者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