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期刊>>《旗幟》雜志>>2023年第11期

守民族之根 鑄家國之魂 追人民之夢

王慧敏
來源:旗幟網2023年12月11日11:12
文字縮放: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証和強大精神力量。

光明日報是一張面向知識分子的報紙,深邃的思想性和濃郁的文化味是這張報紙的鮮明特質。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團結、聯系、引導、服務知識界,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

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為。近年來,光明日報社以“秉持客觀理性、強化思想內涵、注重文化傳承、關心學人吁求、引領社會風尚”的辦報思路,統籌推進發稿、發行、發展,報社事業呈現新面貌。

近兩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文化類圖書。

近兩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文化類圖書。

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就要守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

文脈,是每個民族披肝瀝膽守護的生命線。5000多年歷史長河,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敦煌莫高窟、岳麓書院、雲岡石窟、殷墟遺址……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遍及全國。在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思考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兩個結合”重大論斷,特別是對“第二個結合”的論述,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也展現了中華民族強烈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光明日報社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持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宣傳報道,形成了鮮明的思想文化特色。

注重結合新時代發展,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譬如,推出“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系列報道,以厚重的歷史紋理、飽滿的新聞含量、精美的散文筆法、獨有的事實特質和強烈的現場代入感,贏得讀者一致好評。推出“中國好手藝”系列報道,講述非遺傳人多年來研習各類絕技的故事,展示非遺絢爛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的傳承歷史,受到讀者青睞。

發揮密切聯系學界優勢,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闡發。與學界深度合作,通過《文史哲》《國學》《文化記憶》《光明文化周末》《光明講壇》等專刊周刊,持續深入闡發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精髓要義。譬如,圍繞敦煌文化,今年以來先后推出《敦煌考古成就與展望》《敦煌書儀所見的婚姻禮俗》《敦煌莫高窟及其現代文化角色》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動了學界對敦煌學研究的不斷深入。

強化具有“光明特色”的文風,展現中國文化的獨特之美。在報道和文章中,我們提倡文氣、清雅氣、書卷氣,反對俗氣、八股氣、粗鄙氣。譬如,在一版開設《煙火人間》專欄,邀請王蒙、賈平凹、陳世旭、蔣子龍等文學名家撰寫文章,用充滿張力的文字,狀山川形勝,敘風土人情,展時代風雲,詠人間大愛,得到業界盛贊,眾多作家垂詢投稿。推出《匯泱泱文脈  與日月同輝》等重磅報道和評論,業界評價:“光明日報在以文氣沛然、磅礡厚重的作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就須鍛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魂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將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從中華民族最根本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文化、從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高度繼承文化、從“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廣度普及文化,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正能量。

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宣傳思想文化領域各戰線百花齊放,佳作迭出。

從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到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深入實施﹔從《復興文庫》、“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編纂出版,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國家版本館等文化殿堂相繼落成……一座座中華文化史上高聳入雲的豐碑,成為新時代隆隆文治的鮮明映照。

從革命老區緬懷先烈的錚錚誓言到大學校園裡以夢為馬的琅琅書聲﹔從體育賽場頑強拼搏的颯爽英姿到救災一線逆行出征的豪邁身影……“中央一聲喚,14億人同心干!”這就是國人對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價值的由衷認同,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大凝聚力的鐵的見証。

作為中央黨報、思想文化大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凝心鑄魂,是光明日報社宣傳報道的主軸。

著力推動創新理論的宣傳普及。堅持多向度合力闡釋,推出“一線講述”“網絡中國節”等系列新媒體產品,動員社會各界基層干部群眾,結合各自研究、經歷和實踐談理解、話認識、講體會。堅持接地氣生動闡釋,推出“思享家”“青椒談”“五老評熱點”“理響中國之鏗鏘有理”等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理論宣傳作品,把我們想說的和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理性思辨變得生動具象,把政治話語變成群眾語言,為群眾解思想之惑、理論之渴。

著力擴大主流價值的影響傳播。譬如,我們旗幟鮮明提倡奮斗精神。直面部分青年人想成功卻不願奮斗的輿情關注點,連續推出《躺平不可取》 《躺贏不可能》《奮斗正當時》系列“關銘聞”評論,與青年讀者坦誠交流、促膝談心,贏得了廣大讀者的思想共鳴,話題數次登上熱搜,各平台瀏覽量超過6億。結合中國式現代化藍圖願景,“關銘聞”推出《致奮斗的你我!》,在業界和網絡上,尤其是在青年人中間,獲得積極反響。

著力弘揚自立自強的精神力量。科技自立自強,一個大國才能挺起脊梁。為此,我們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戰略高地”做文章,推出“一把手談科技文化”系列報道,精准聚焦科技文化創新發展,帶著扎實、厚重的思考,將實踐探索中的鮮活經驗、發展征途上的啟示目標,呈現在讀者面前,贏得了各方面的極大關注。在一版開設“院士談科技自立自強”專欄,邀請活躍在各學科、各領域科技創新一線的兩院院士,談觀點、說感悟、訴情懷,凝聚科技自立自強的激情與豪情。

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就應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應當如何凝心鑄魂、高舉旗幟?

歷史和現實表明,一個在文化上不自信的民族,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取得驕人成就﹔一個在文化建設上沒有突出成果的國家,不可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成為現代化強國。“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

近年來,光明日報策劃推出了《煙火人間》 《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 《人民需要這樣的文藝家》 《中國好手藝》 《大調研我們在行動》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等一批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味道的重點欄目。

近年來,光明日報策劃推出了《煙火人間》《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人民需要這樣的文藝家》《中國好手藝》《大調研我們在行動》《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等一批有思想深度、有文化味道的重點欄目。

讓整個中華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義不容辭的職責使命。我們肩負起媒體的責任,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持續擂響鼙鼓。

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節。奮進新征程,新聞媒體必須把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作為宣傳報道的主攻方向。光明日報社堅持政治家辦報與尊重新聞規律結合,“用有章法的策劃實現更精准的傳播”,推出《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我在現場》《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探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瞬間》《人民需要這樣的文藝家》等一批重點欄目,刊發《王蒙:我要用全部心力歌唱大地和人民》《甘肅:簡牘絕學“用起來”“熱起來”》《陝西:文物寶藏“活起來”“火起來”》等大量生動鮮活的報道,多角度多側面展現了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把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作為宣傳報道的基點,引導動員全社會團結一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踐行“四力”,大興調查研究。踐行“四力”、深入調研,記者才能貼近大地、貼近人民。記者既要“站在天安門上看全國”,又要“站在田埂上找感覺”,把新聞現場當作戰場,把“不到現場不寫稿”“走得實才能寫得實”作為工作指針。我們繼去年推出《神山村三日》《草原牧區行》等重磅報道、重點欄目后,今年又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推出“關銘聞”評論《讓大地賦我們無窮力量》,在一版開設《大調研  我們在行動》專欄,刊發《蘇皖兩個相鄰山村的歲月嬗變》《“破四唯”和“立新標”,如何才能並舉》《白山黑水,正把振興的故事娓娓道來》等報道,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未來,我們將持續在踐行“四力”、推動調查研究上用力,推出更多精品佳作,凝聚全社會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合力。

深化媒體融合,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面對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的深刻變化,加快推進融合發展,是傳統主流媒體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的必由之路。我們實現全媒體採編“一體化”,讓報網端微號攥成一個拳頭,做到了一體策劃、一體呈現、一體管理﹔推動新聞產品的“品牌化”,“破圈了”“閱讀公社”“光明頂”等公眾號,用優質的內容、獨到的觀點、鮮明的風格涵養受眾,成為業內知名品牌……未來,我們將適應傳播主體多樣化、技術智能化、渠道社交化、受眾個性化的傳播態勢,持續深化媒體融合,為更好傳播黨的聲音、匯聚各方奮進力量提供有力支撐。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文化始終是國家與民族的血脈和紐帶,是全體人民的精神家園。藍圖已經繪就、號角業已吹響,讓我們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守民族之根、鑄家國之魂、追人民之夢,譜寫中華文化更加光輝燦爛的新篇章!

(來源:《旗幟》2023年第11期﹔作者系光明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