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繼續發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在安徽考察時勉勵科研工作者“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殷殷囑托和深厚期許催人奮進。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以“拼”的勇氣、“搏”的勁頭謀發展、抓改革、促落實,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改革,永遠是開拓者的事業、拼搏者的舞台。福建從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省份邁入先進行列,深圳從一個小漁村到經濟特區再到先行示范區,義烏從最初的雞毛換糖到如今聞名世界的小商品之都,上海浦東從曾經“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傳統港口崛起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交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靠的就是敢闖敢試、敢拼敢干,勇搏時代浪潮,屢開風氣之先。改革推進到今天,“低垂的果子”早已摘完,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廣大黨員干部必須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隻爭朝夕、敢於擔當”的干勁、“勇立潮頭、志在攀登”的創勁,走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敢為人先、愛拼會贏,重點在“闖”。“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改革發展就是需要敢闖敢拼的勁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工作試點先行,“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怎麼有利於發展就怎麼改革”,“隻有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獲別樣的風景”。當前,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在新時代大潮中奮楫,要增強“闖”的精神,自覺主動走出“舒適區”,摒棄“躺平”思想,在工作上大膽闖、大膽干,到改革發展主戰場、維護穩定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接受磨煉,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打開改革新境界,闖出發展新天地。同時,在“闖”的過程中,還要不斷增強領導和推動事業發展的能力水平。“闖”絕非盲目、冒進、蠻干,須認清大勢、立足實際、探索規律,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善於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敢為人先、愛拼會贏,核心在“干”。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主持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制,實現我國核潛艇裝備從無到有的歷史壯舉﹔“沙海愚公”石光銀植樹治沙40余年,帶領鄉親們治理荒沙地25萬畝,在毛烏素沙漠南緣造出一條長百余裡的綠色長城。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藍圖轉化為“實景圖”,各級干部既要主動干,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積極的工作態度,主動承擔改革任務,不推諉、不逃避、不卸責,更要務實干,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一步一個腳印,使各項改革工作成效突出、亮點紛呈。
敢為人先、愛拼會贏,關鍵在“創”。4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充分表明,改革與創新始終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並聯式發展、一體化推進,改革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非開拓創新無以成。前行道路難免荊棘叢生,唯有樹立新理念,堅決破除阻礙發展的舊思維、舊觀念,思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以開拓者的姿態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謀劃新方向,錨定新目標,聚焦新領域,向“新”而行、向“質”而進,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激活新動能,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才能在奮勇爭先、銳意創新中不斷攻堅克難,創造新的奇跡。
(來源:《旗幟》2024年第12期﹔作者單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