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4年第12期

踏准先行區步伐 綠色轉型勇突破

鄭令健
來源:旗幟網2025年01月13日16:02
文字縮放: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山東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陽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踏准先行區步伐,在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上勇突破,奮力建設現代化幸福陽信,譜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舉措,有力有序抓好貫徹落實

縣委縣政府有機融合黨建與發展,謀在先、想在先、干在先,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明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重點任務,將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綠色轉型效能。依托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三會一課”、黨建培訓等載體開展學習研討,提升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重要性的認識。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模范帶頭作用,以上率下、當好表率,主動“下沉一線、下沉項目、下沉基層”,有效整合綠色轉型力量,在體制機制上改革創新,努力創造、推廣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把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2024年前三季度GDP達到223.54億元,同比增長6.9%。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兩次獲評山東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步縣,入選國家民委共同現代化試點、山東省縣域經濟跨越發展試點,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持續將改革貫穿發展全過程,不斷注入新動力。2024年,承接省市改革要點168項,實施自主創新改革事項125項。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打造沿黃高質量發展標杆,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建成了超濾加反滲透工藝的再生水水廠,中水處理3萬立方米/天,再生水供水2萬立方米/天,被確定為全省水資源承載能力評估試點縣、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縣。陽信經濟開發區成功創建省級節水標杆園區並獲評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單位。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建成濱陽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新京陽負極材料前驅體生產基地、瑞陽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油系針狀焦產能達到50萬噸。

>> 2024年11月11日至13日,2024牛肉貿易合作發展大會在陽信召開。

立足組織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主導產業提檔升級,聚力打造綠色產業鏈、產業集群

著力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縣委縣政府根據區域資源優勢引領集聚資源要素,著力打造基礎牢固、特色明顯、潛力較大的9個產業鏈。建立鏈接上下游企業和研發機構黨組織以及產業屬地園區(鄉鎮)、主管部門、服務單位黨組織的聯合黨委,以影響力較大的企業為“鏈長”,“鏈長”企業黨員負責人擔任書記,縣級領導干部擔任顧問,推動組織建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作用融在鏈上。全面推行“鏈長制+工作專班”模式,延鏈條、強集群、優生態,推動機關黨組織與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110名機關領導班子成員深入企業一線講黨課、講政策、指導工作。

全縣主導產業提檔升級加快,綠色產業鏈日益強大。作為全國“糧改飼”示范縣,連續8年實施種植全株青貯玉米改革工程,打造種養結合的綠色肉牛產業鏈。建成5萬畝優質青貯飼草種植示范基地,年收貯全株青貯玉米15.8萬噸。深入實施品系工程、品牌工程、品質工程,實現了肉牛提質、農民增收、生態改善、種養循環,破解了秸稈焚燒污染、破壞土壤等問題。發揮“中國牛縣”的資源優勢,聚焦精深加工、熟食制作、品種研發等關鍵領域延伸,打造肉牛產業循環綠色產業鏈。肉牛產業全產業鏈營收660億元,“陽信肉牛”區域品牌價值達210億元,成功入選全省沿黃肉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陽信經濟開發區成功申報省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試點產業園區,打造了新能源新材料綠色產業鏈、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綠色家居產業集群和半導體分立器件的產業集群。鋁加工產業持續壯大,形成了高端鋁產業集群,年生產原鋁60多萬噸、再生鋁45萬噸、鋁鎂合金材料60萬噸、新型環保建筑鋁模板60萬平方米,年產值200多億元。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陽信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持續增長,裝機規模達86.14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實現15.31億千瓦時,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21億元。為推動清潔能源普及使用、減少碳排放,投資建設的陽信獨立儲能電站已納入山東省能源局新型儲能入庫項目和省重大項目名單。加強分布式光伏柔性控制,全縣分布式光伏客戶並網1.3萬戶,並網容量36.13兆瓦,2024年前三季度結算上網電費1.39億元,補貼2500余萬元。深度挖潛農林牧廢棄物資源,實現生物質資源農戶就地收集、企業就近加工、全域就地使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年發電7018萬千瓦時。以玉米芯渣、農作物秸稈為燃料的生物質熱電聯產工程實現年發電1.3億千瓦時。對畜禽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年處理牛糞34萬噸,年產天然氣291萬立方米。

培育綠色轉型和低碳文化,打造宜居城鎮品質生活,努力建設美麗陽信

2024年以來,環境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水質優良率逐年提升,既保護生物多樣性,形成優美的生態景觀帶,又探索建立了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林下金蟬養殖規模達2萬余畝,蚯蚓養殖1000多畝。食品品牌質量跨越式提升,擁有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証綠色食品產品35個,打造“互聯網+透明工廠”141家,實現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遠程可視、智慧監管。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重要突破口,成功創建省市級和美鄉村示范村113個。結合危房改造,推廣新型綠色裝配式農房,先后完成節能模塊、輕鋼木塑等多種綠色宜居農房技術試點驗証並在農村地區推廣應用。自主研發的綠色宜居農房技術體系,相比傳統磚混砌體結構房屋節約建造成本20%,在節能、抗震、環保等方面有顯著優勢。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培育低碳文化生活,推行綠色出行,城區內新能源公交車免費乘坐,覆蓋主城區和開發區,年服務82萬人次。安裝太陽能路燈和交通信號燈1000余個,實施城區“撤桶建亭,桶前指導”生活垃圾分類,29個居民小區新建垃圾分類亭76個。打造綠色家居產業高地,引進全自動化先進設備和工藝,中(高)密度纖維板材年產能55萬立方米,讓千家萬戶樂享無醛品質生活。

(來源:《旗幟》2024年第12期﹔作者系陽信縣委書記)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