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4年第12期

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 高質量建設“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

徐鵬
來源:旗幟網2025年01月22日16:32
文字縮放:

2024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產業工人代表回信,這是中國一重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中國一重一體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和兩次考察中國一重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砥礪初心、堅守使命,奮力書寫“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在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中展現新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飽含深情、催人奮進,我們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政治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一重的高度重視和深切關懷,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一重高質量發展以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東北全面振興的深邃思考和殷切希望。我們要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以實干實績實效回答好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建設一重、建設什麼樣的一重”“如何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中發揮更大作用”歷史命題,堅定不移扛起“中國制造業第一重地”的使命擔當。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歷史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中國一重、一次重要回信,對中國一重和中國一重產業工人隊伍寄予莫大信任和厚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要“肩負起歷史重任,制訂好發展路線圖,加強黨的領導、班子建設,改革創新,自主創新,提高管理水平,調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把我們的事業越辦越好”﹔“大家對科技創新和產品質量的執著追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們聚焦重大裝備制造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奮力攻關,取得了不少新突破,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產業工人的愛國心、創造力”,“希望你們堅守技能報國初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苦練內功、提高本領,繼續為建設制造強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並對包括中國一重在內的中央企業明確提出“深化改革創新,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做強做優做大,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我們要准確把握發展的歷史階段、歷史方位,立足新起點,堅定不移實現思想煥新、體制革新、業績出新,共同把我們的事業越辦越好。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時代意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我們要立足國家所需、產業所趨、企業所能,主動在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和國家發展大局中找方向、明定位,聚焦核心主責主業,著力推進科技創新行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解決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努力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重大技術裝備支撐。

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的實踐意義。中國一重是國家“一五”計劃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重型機器廠。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總部基地以來,中國一重先后開發新產品56項、新技術135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3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完成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實現我國三代核電核島一回路主設備及常規島主要大型鍛件國產化,取得特大型深海容器鍛件制造等72項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首台、世界最大等領域接續摘得碩果。我們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持續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堅定不移做優主業、做強產業、做精專業,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和經濟安全,不斷在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新氣象。

>> 中國一重1.5萬噸級自由鍛造水壓機和630噸·米鍛造操作機工作場景。

在砥礪愛國心強國志報國行中展現新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充分體現了對產業工人一如既往的關懷愛護、一以貫之的期望要求。我們要持續砥礪產業工人隊伍的愛國心、強國志、報國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不負重托、有所作為。

強根鑄魂葆初心。堅持不懈加強理論武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和一次回信重要精神,在全面系統學、分層分類學、深入思考學、對標提升學上下功夫,持續推動鑄魂工程,讓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接受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引領產業工人隊伍永葆初心,凝聚愛黨愛國、團結奮斗的思想共識。

弘揚精神聚力量。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干部職工的示范帶動作用,選樹立得住、叫得響的先進人物,激揚榜樣力量。建立黨員、勞模、青年、技能大師、黨外人士、巾幗等六類創新工作(活動)室,樹立正面激勵導向,創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法落實載體,讓善於干事創業的崗位能手、行家裡手競相涌現,展現人生風採。加大先進事跡宣講,通過宣講一批、影響一批,從而帶動一片,激勵引導產業工人把握時代潮流,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形成尊重勞動、崇尚先進的強勁主流輿論,匯聚賡續奮斗合力。

提升本領夯基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及中國一重《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化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二十條措施》,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開展能力學歷“雙提升”行動和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工程,舉辦“一重杯”技能大賽、“攻堅杯”勞動競賽,構建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工種齊備的技能人才梯隊,加快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全要素生產力。

>> 中國一重已成功交付各類容器1400余台、千噸級以上反應器100余台,逐步成長為全球煉油、化工領域核心裝備最大的供應商和制造技術的領先者。圖為中國一重承制的新加坡煉化一體化(CRISP)工程項目加氫容器發運。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展現新作為

中國一重作為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之一,挺膺擔當是使命所系、職責所在,必須持續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貢獻中國一重力量。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大力解放思想,強化開放思維,從短板中看潛力,在優勢中強信心。通過改革創新,著力建好總部管理中心等4個中心、龍江高端鑄鍛材料研制及冶金成套裝備生產基地等6個基地,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扎實推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緊密融合。加大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打造並融入產業發展集群,推動傳統產業品牌化、支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優化和增強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和內生活力動力,在闖新路中實現發展的突破突圍,努力成為堪當時代重任的大國重器、強國基石。

夯實科技創新戰略支撐。深度融入國家科技創新攻關體系,加大研發投入,優化投入結構,積極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任務,構建形成應用一批、攻關一批、儲備一批“三個一批”布局。盡快實現新一代未來能源、深海、深空等領域核心裝備制造技術工程化應用,以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鍛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隊。深入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推動現有創新平台升級,努力建設一批國家和行業創新平台、創新示范基地、成果轉化和技術孵化中心。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完善政產學研用合作機制,用好建強“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等高端人才隊伍,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創新深度協同,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領域創新突破。提升綜合創新能力,全面實現從研發、制造到應用全創新鏈整體技術水平提升,加快產品迭代升級,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推動質量提升行動,塑造卓越品牌,打造更多具有含金量的“國之重器”。加快建設產業結構合理、質量效益領先、創新動能強勁、安全保障有力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書寫實業強國、產業報國的壯闊畫卷。

傾力助推東北全面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10次踏上東北大地、3次召開東北振興座談會。作為總部駐東北地區中央企業,我們要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中深刻認識東北的重要地位和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意義,自覺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全面振興的政治考量。結合中國一重使命任務,深度挖掘黑龍江省以及東北地區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強建好重型裝備生產制造基地,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在國家需要時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旗幟》2024年第12期﹔作者系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 編輯:劉瓊   送簽:劉瓊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