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5年第1期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來源:旗幟網2025年03月06日11:25
文字縮放: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如何理解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如何加快推進這項工作?本刊約請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部門進行政策解讀、地方相關單位展示實踐做法、行業記者分析具體案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生動體現了黨中央繼續擴大開放的堅定信心和決心,釋放出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為我國對外開放指明了方向。

全會關於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闡述,結合中國國情,適應全球新形勢,直面歷史命題,緊扣時代脈搏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是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包括貿易、投資、產業鏈在內的經貿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挑戰。但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其發展趨勢不可逆轉,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具有長期必然性。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需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開放促改革,有利於進一步解決束縛和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培育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從而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醫療、教育、能源、高科技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在我國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有利於增加相關產品服務進口、改善民生、增進國民福祉,將為滿足人民需求提供更多選擇。

2025年1月13日,山東港口青島前灣港,貨輪在裝卸外貿集裝箱。

2025年1月13日,山東港口青島前灣港,貨輪在裝卸外貿集裝箱。

全會關於開放的論述,展現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制度性、自主性、系統性、普惠性等特征

更加強調制度性。全會要求,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這些都表明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在制度上發力,既要提高對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的適應能力,做到相通相融,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也要主動在外貿、外資、對外投資等領域深化制度改革,健全擴大開放管理制度。

更加強調自主性。全會提出擴大自主開放。這既表明了中國開放大門將越開越大,也表明了我們主動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應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和脫鉤企圖,全面強化與國際社會聯系,提升全鏈條的開放合作水平,構建多維度的開放發展環境。

更加強調系統性。全會再次強調,優化區域開放布局。這表明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各區域系統開放,通過優化區域開放功能分工,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開放布局。同時,全會提出內外貿一體化、擴大和深化服務業對外開放,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等,都表明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內外貿、利用外資、對外投資各領域系統開放,實現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更加強調共享性。全會提出,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並明確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這表明高水平對外開放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不僅著眼於中國國內發展,而且在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面對全球性難題合作共贏、同舟共濟的基礎之上,著眼於整個國際社會甚至是全人類的前途與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各國風雨同舟、團結合作,才能書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成果,將為全球提供更大市場,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全會就對外開放作的專門部署,提出了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具體要求,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指明了方向

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內容。要求制度型開放涉及的規則、規制、管理、標准,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准、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等具體領域,與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相通相容。提出擴大自主開放,有序擴大我國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全會還明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等內容。

明確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的路徑。從強化政策協同,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推進貿易相關監管創新,營造有利於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環境等方面,明確外貿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同時,從加快布局海內外交易、分撥、集散、流通等樞紐,健全貿易風險防控機制、創新提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數字貿易等方面,明確了相關領域貿易發展的重點。

確立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具體包括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境外人員入境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等。

強調優化區域開放布局的要求。要求東部沿海地區鞏固開放先導地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提高開放水平,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同時,對港澳台也有明確布局,提出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再次強調了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確定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的重點。以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多邊合作平台建設,構建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等為重點,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

(來源:《旗幟》2025年第1期)

( 編輯:孫麗   送簽:孫麗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