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如何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如何加快推進這項工作?本刊約請中央和國家機關相關部門、地方相關單位交流學習體會和實踐做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版本館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們這個歷史階段,把自古以來能收集到的典籍資料收集全、保護好,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盛世修文,我們現在有這樣的意願和能力,要把這件大事辦好。”我們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的重要講話精神,保藏好典籍文獻,守護好文明根脈,賡續好中華文脈。
構筑文脈賡續新高地
2019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建設國家版本館這個重大歷史任務,聚焦文化種子“藏之名山、傳之后世”的主旨,分別選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嶺圭峰山、杭州良渚、廣州鳳凰山,建有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著力彰顯大國氣韻、漢唐風韻、江南宋韻、嶺南新韻,共同構筑集文化性、藝術性和時代性於一體的國家級文化殿堂。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總建筑面積達38萬平方米,其中中央總館建筑面積9.95萬平方米。總分館均設置了保藏區、洞藏區、展示區、交流區,其中,保藏區面積19萬平方米、展示區面積3.4萬平方米,規模和條件在典籍版本保藏史上達到新高度。國家版本館開創性建設洞庫,永久安全保藏珍貴版本資源。
中央總館整體建筑群採用中國傳統的院落式布局,典雅中正、大氣磅礡,沿中軸線依山就勢,分級布置主體建筑文興樓、文華堂和文瀚閣,坐北朝南、中軸對稱、禮樂交融,彰顯中國特色和大國氣象。西安分館呈現大氣磅礡的漢唐風格,營造雲橫秦嶺、北望渭川的詩情畫意。杭州分館坐落於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附近,突出江南色彩、宋代元素、浙江特色。廣州分館彰顯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打造中華文化嶺南殿堂。
打造文明傳承新標志
中國國家版本館以賡續中華文脈為職責使命,聚焦收藏主業,從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全局視野和中華文明典籍資料收藏工作實踐出發,將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文化符號、文脈信息的資源都納入版本范疇,涵蓋中華古籍、甲骨簡牘、革命文獻、宗教文獻、碑帖拓片、方志家譜、雕版印章、檔案文書、影音影像、現代出版物等。我們甄選具備歷史價值、思想價值、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的版本,積極拓寬版本征集渠道,持續加大征集力度,創新機制方式方法,面向基層、面向民間、面向海外征集中華文明典籍資料,構建豐富權威的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規劃館藏容量1億冊(件),截至目前共收藏實物版本3200余萬冊(件)。
中國國家版本館同步推動數字版本館和國家版本館數字化建設,努力實現中華文明種子基因的數字化保藏和傳承。目前中央總館匯聚入藏各類數字版本資源總量近1PB,文獻資源達36億頁。在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2024年度發布會上,國家版本館正式發布了國家數字版本登記注冊與可信認証服務平台——文脈鏈,該平台依托區塊鏈技術,以國家版本數據中心版本元數據為根基,對接數字內容版權標識相關標准規范,面向公眾及機構用戶支持對中華古籍和民國文獻數字版本、當代出版物數字版本、網絡文學、音視頻等各類數字版本登記注冊和權威認定,實現了相關信息的可信、可追溯。
建設文化自信新窗口
我們聚焦“兩個結合”主題,把握中國歷史發展與中華文明演進主線,以版本為載體和媒介,設計呈現一個主題展覽、兩個基本陳列、四個專題展覽、兩個精品陳列,讓廣大觀眾得以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之光,見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偉業,品鑒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巧工匠心,領略中華民族“斯文在茲”的文脈之盛,回顧新中國成立至今的出版精品。
主題展覽“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通過經典著作、檔案文獻、手稿手跡等,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基本陳列“見証偉業——中華民族復興版本展”通過版本實物見証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基本陳列“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薈萃骨陶實物、青銅銘文、竹簡帛書、古籍善本等各類型版本瑰寶,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與基本走向。版本工藝展、版本琳琅展、中國郵票展、中國貨幣展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厚遺產與豐富創造。國家書房和文瀚廳精品陳列以數萬冊精品出版物展示新中國文化建設的繁榮景象。《四庫全書》合璧展和漢藏蒙滿文大藏經雕版合璧展,以藏展結合方式實現四閣《四庫全書》真本、仿真影印本和四種文字大藏經雕版的首次同台展出。這些展覽共同串聯起中華文明史、世界社會主義史、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非凡歷程。
打造展示中國形象新平台
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開館開展以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嘉賓團體絡繹不絕,累計接待參觀超160萬人次,成為新晉的熱門打卡地和媒體聚焦的熱點。參觀者從中華版本中獲得精神滋養,感悟中華文明的浩瀚璀璨和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備受激勵和鼓舞。
圍繞職責定位,我們舉辦了交流互鑒、全民閱讀、典籍收藏、主題研修、學術研討等近30場活動。2023年,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在國家版本館順利舉行,來自100多個國家的400多位政黨政要、知名學者、文化名人和國內相關部門代表齊聚一堂,共促文化溝通、增進相互理解。我們成功舉辦4期“文化交流日”活動,邀請美國、法國、蒙古國等60多個國家130多位漢學家、圖書館專家、作家、翻譯家來館參觀交流,進一步深化交流與合作,提升國內外影響力。
中國國家版本館精心做好外事接待工作,把接待國際團組調研座談作為面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契機,以版本為媒介,進一步增加彼此了解、增強互學互鑒、促進民心相通。先后接待了越共中央辦公廳代表團、白俄羅斯明斯克市代表團、德國紐倫堡文化代表團、部分駐京外交官參訪團、美國漢學家考察團等國際團組。
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建成”還要“用好”、“面世”更要“傳世”的奮斗之心,加強中華版本保護傳承,強化版本安全保藏,加快構建中華版本研究體系,打造好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傳世工程,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旗幟》2025年第2期﹔作者系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
( 編輯:劉瓊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