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2024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9”重要講話精神和“7·29”重要指示精神,圍繞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扎實做好各方面工作,推動校(院)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進一步增強踐行黨校初心的政治自覺
堅持黨校姓黨,踐行黨校初心,最緊要是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辦學治校全過程各方面。校(院)建立健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機制,形成研究部署、狠抓落實、督促檢查、及時報告、跟蹤問效的工作閉環。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召開全國黨校(行政學院)校長(院長)會議,組織修訂《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陳希帶隊赴8個省(區、市),深入65所省、市、縣級黨校開展調研,加強中央黨校對地方黨校的業務指導。這些舉措有力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校工作重要論述在全國黨校系統落地見效。
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踐行“兩個維護”。聚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會同中央有關部門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首次在中央全會后對2000多名中管干部開展集中輪訓﹔首次運用分課堂形式對中央單位70余萬名局處級干部集中培訓,對全國黨校系統教師、高校思政課教師20余萬人開展宣講培訓﹔首次對科級及以下干部、黨員開展集中培訓,錄制4門課程供全黨學習。圍繞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扭住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這個重點,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分領域分系統專業化能力培訓。落實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健全常態化培訓特別是基本培訓機制”要求,會同有關部門(黨校)努力擴大培訓覆蓋面和受益面,2024年線下主課堂培訓2.4萬人次、線上分課堂培訓300多萬人次,創歷史新高。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更加彰顯。
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進一步夯實踐行黨校初心的思想根基
黨校的職能和性質決定了在理論武裝上必須有更高標准、更強自覺。校(院)嚴格落實理論學習制度,不斷提升學習效果。注重學在前作表率,陳希同志先后4次向全體學員、教職工作專題輔導﹔校(院)委會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召開29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樹牢“政治學習也是業務學習”的理念,從嚴抓好直屬單位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支部“三會一課”﹔發揮黨校資源優勢,通過隨堂聽課、跟班培訓等加強教職工培訓。組織教師到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過的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學習調研,探尋理論形成的淵源脈絡和實踐根基。面向40歲以下青年教師實施基本文獻研讀工程,夯實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進一步厚植了講全講准、講深講透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基礎。
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課主業。持續推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形成包括理論講授、實踐解讀、案例教學3個單元100多門的課程體系,相關課程在理論教育課中佔比超70%,在中青班達80%,課程體系更加豐富、課程比重進一步加大﹔會同有關部門修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編寫《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等15本專題教材,教材體系更為完備。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原創性貢獻、原理性成果,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形成80余份成果,多篇獲中央領導同志批示。通過開展涉外培訓、進行出國宣介、舉辦國際論壇等,大力宣傳黨的創新理論,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
堅持把嚴的標准貫穿始終,進一步壓實踐行黨校初心的政治責任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校,堅持敢抓敢管、嚴抓嚴管,重點抓好教職工和學員兩個主體。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落實落細重點措施,推動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的具體措施,首次在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中實行全員現場述職。深化“四強”黨支部創建,調整優化教研部門人數較少、政治功能發揮不夠的黨支部。制定實施《校(院)委會組織人事工作七項規定》《校(院)工作人員“七不准”》等校規校紀。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開展廉政風險排查防控並形成工作台賬。完善領導干部“能下”工作機制,對個別不擔當不作為、年度考核測評“稱職”得票率未達到三分之二的干部,免去領導職務。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肅處理違規違紀問題。校(院)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持續鞏固,學習之風、朴素之風、清朗之風更加濃郁。
〔來源:《旗幟》2025年第2期﹔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機關黨委書記〕
( 編輯:劉瓊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