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裡”。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從事關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強調要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這一重要部署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動管黨治黨實現對象全覆蓋、責任全鏈條的有效舉措,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有效途徑。
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感受更為真切。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將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放在2025年工作部署的重要位置並單列出來,對這項重要工作進行再加力、再動員、再部署。
壓實各方責任。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作為堅持人民至上的具體舉措,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長期性工作,統籌謀劃部署、持續深入推進。要壓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職能部門監管責任、紀委(紀檢組)監督責任,發揮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增強整治工作整體性、協同性。
始終保持高壓態勢。要堅持態度不變、力度不減、重心不偏,深化“校園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等方面突出問題治理,扎實推進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嚴查貪污侵佔、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吃拿卡要等違紀違法行為,著力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健全定期通報調度、領導包市包案、聯合督導會商、全員接訪下訪、紀審聯動監督等常態化整治工作機制,選擇民生痛點難點因地制宜開展整治,提升工作的有效性。
做深做實“后半篇文章”。針對群眾身邊多發性、系統性、同質性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同步開展以案促改促治,推動職能部門加強對小微權力的監管,動態完善基層干部廉潔履職負面清單和重點事項監督清單,不斷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要以“全周期管理”理念謀劃相關工作,打通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教育警示各個環節,把正風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
2024年5月10日,四川省眉山市青龍街道紀工委結合實際開展“有事找紀檢壩壩會”,面對面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建議,現場制定解決方案,從而推動問題的解決。
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
監督是治理的內在要素,要織密織牢基層監督網、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改革,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供重要保障。
加強基層監督力量。調整優化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設置,在保持現有編制、職數總體穩定的基礎上,通過內部挖潛、完善機制,最大限度將人員力量向一線監督執紀執法部門傾斜。加強基層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綜合運用公務員招考、選調、調任、公開遴選等方式,嚴格把好干部入口關。持續完善人才培養鍛煉機制,將培訓資源向基層傾斜,不斷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水平。
創新方式方法。針對基層存在的“熟人社會”監督難題,靈活運用交叉監督、聯動監督、提級監督、異地交流任職等方式,打破地域界限,用制度機制擋住人情干擾。利用好大數據監督應用平台,通過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互動,形成全流程監督工作閉環,推動基層監督力量分散、辦案薄弱等突出問題持續好轉。探索開展村(社區)集體“三資”、村(社區)“兩委”和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村組小微權力提級監督。
推動基層紀檢監察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強化基層紀檢監察監督與人大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等貫通協同,合力解決工作中的堵點難點。統籌用好縣鄉監督力量,整合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和村級紀檢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等監督力量,完善片區協作機制,聯合監督、聯辦案件,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攥指成拳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裡”。推動市縣巡察向基層延伸,切實加強對村巡察工作的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充分發揮巡視巡察系統優勢,持續深化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
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讓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氣沉沉、無所作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形式主義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反復性,在基層一些地方還在隱形變異、翻新花樣,給基層干部抓落實增加了許多負擔。
聚焦突出問題開展整改。以改革精神和嚴的要求,持續精簡規范會議文件和各類創建示范、評比達標、節慶展會論壇活動,嚴格控制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總量,提高調研質量,下大氣力解決工作過度留痕、任務層層加碼、“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突出問題,讓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以重點問題突破帶動整體提升。
注重加強制度建設。以貫徹落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為契機,加強全鏈條防治形式主義制度建設,在制定政策、部署任務、督促落實、考核檢查、問責獎懲等各方面各環節,注重完善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的制度規范。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防止搞“擊鼓傳花”“新官不理舊賬”。要分析形式主義在不同機關單位、工作領域、層級結構的產生條件,從理想信念、工作程序、體制機制等方面下功夫,糾治不正之風。
將為基層減負和賦能統籌起來。厘清不同層級、部門、崗位之間的職責邊界,按照權責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責任清單,科學規范“屬地管理”。要推動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放基層,賦予基層干部與其職責范圍相匹配的職權,讓基層干部工作起來更有底氣、更加主動。強化考核結果運用,要堅持獎優罰劣、獎勤罰懶,鼓勵有為、鞭策不為,真正讓考核“指揮棒”生威,推動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導向。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科學看待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的失誤錯誤,明辨是“為公”還是“為私”,分清是“無心”還是“有意”,精准做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來源:《旗幟》2025年第2期﹔作者單位:中國紀檢監察學院)
( 編輯:劉瓊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