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5年第4期

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制改革司
來源:旗幟網2025年05月26日16:24
文字縮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醫療、醫保、醫藥(以下簡稱‘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為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是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協同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深刻把握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重要性

“三醫”相互聯系、密不可分,共同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醫療涵蓋醫療機構、醫療技術、醫療服務人員等,在服務群眾看病就醫等方面發揮主體作用,與群眾關系最直接,群眾感受最具體。醫保是國家為保障群眾在患病時能夠獲得基本醫療救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既發揮保障功能減輕患者負擔,也可通過支付方式、價格調整等措施引導規范醫療供需雙方行為。醫藥是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各種藥品和醫療器械,是提供醫療服務的重要支撐,直接關系服務的質量安全、能力水平。三者密不可分,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需要密切合作、協同發力。

“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是衛生健康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深化醫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業務和復雜的利益調整,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既是改革的重要任務和要求,也是實踐証明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隻有通過協同發展和治理,才能使“三醫”領域參與主體和運行機制的行動策略協調統一、相互促進,有效提升“三醫”工作的精准性和質量效率,共同更好地維護人民健康。

2025年1月28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中醫醫院手術室,醫務人員正在進行手術前的設備調試。

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原則要求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和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始終依靠堅持黨的領導凝聚深化醫改、維護人民健康的強大力量。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定人民立場,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從群眾最期盼的地方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協同找出改革的最大公約數和最佳平衡點,切實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通過協同改革,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將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

堅持衛生健康事業的公益性。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堅持公益性主導,堅持公立醫療機構在服務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引導規范民營醫院發展,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完善制度、改革機制、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紅利。

堅持立足國情、協同聯動。堅持從基本國情出發,推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人民群眾的期待期盼和承受能力相適應,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等重要關系,突出改革的系統性和政策的協同性,更好地維護公益性、體現公平性,讓人民群眾可負擔。

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的重點舉措

加強各級黨委和政府對醫改工作的領導。推動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全面落實改革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醫改,由一位政府負責同志分管“三醫”相關工作,將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同部署同考核。衛生健康部門主動扛起醫改牽頭責任,認真履行統籌協調職責,探索創新“三醫”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工作聯動,提高整體治理效能。

增強政府各部門間的改革政策一致性。圍繞建成健康中國的目標,“三醫”同向施策、同向發力。醫療方面,重點是堅持以公益性導向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落實區域醫療衛生規劃,深入推進城鄉醫療服務體系結構性改革,健全優質高效、連續協同、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增強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連續性,不斷提升服務人民健康的能力和水平。醫保方面,重點是促進多層次保障制度完善和有序銜接,同步完善基本醫保支付方式﹔推動完善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機制,健全大病保險制度,加快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促進商業健康保險規范發展﹔建立健全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定期評估、動態調整診斷、手術、護理等技術服務類項目價格,激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活力﹔合理拉開報銷比例差距,促進分級診療。醫藥方面,重點是從研發、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發力,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優化藥品集中採購政策,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和使用管理,加大藥品研發創新支持力度,持續優化審評審批流程,加強藥品質量安全評估和監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用藥需求。

加強“三醫”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醫療監管方面,重點是穩增量、調結構,促進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以健康為中心、以“四大慢病”和“一老一小”為重點的分級診療體系。醫保監管方面,重點是加強醫療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監督,規范醫療保障經辦業務,依法查處違規使用醫保資金行為,通過支付方式和價格動態調整,促進分級診療。醫藥監管方面,重點是加強藥品注冊管理、藥品生產、流通和使用全流程監管,不斷提升藥品質量,保障藥品安全、有效、可及。同時,創新“三醫”領域監管手段,積極依托信息化和大數據等技術,推進智能監管、聯合監管,力爭將智能審核和監控覆蓋“三醫”有關工作全流程各環節,合力維護良好醫療秩序、保護醫保資金安全、保障群眾健康權益。

推進“三醫”信息聯通共享。把“三醫”信息聯通共享放在重要位置,積極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更好促進信息化賦能醫改和支持“三醫”決策。推進“三醫”有關信息系統集約化建設和整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建設“三醫一張網”等智慧化“三醫”決策支持系統,促進跨部門信息聯通共享,提升協同治理、運行評價等決策和服務能力。以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費用一站式結算、就診轉診服務、電子健康檔案管理、電子病歷規范查詢、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健康”、智慧醫療輔助系統、線上藥房等業務應用場景為重點,推進信息互聯互通和共享應用,全方位改善群眾看病就醫體驗。

(來源:《旗幟》2025年第4期)

( 編輯:劉瓊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