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5年第6期

忠誠擔當踐囑托 科技報國攀高峰

——中國中鐵隧道局隧道掘進機及智能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紀實

劉超尹
來源:旗幟網2025年07月23日16:45
文字縮放:

獲評第29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中國中鐵隧道局隧道掘進機及智能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共有47人,其中35周歲以下青年佔比高達70%。他們以忠誠擔當踐行初心使命,承擔著高原、高寒、深地、深水、超長等極限工況下盾構機重大裝備研制與施工、隧道智能建造等科技攻關任務。

團隊曾創造多個國家和行業紀錄,入選“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中央企業優秀創新團隊”,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64項,自主研制出首台國產盾構機並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制定各類標准32項,用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科技報國的青春篇章。

勇擔國家使命,攀登智能建造技術高峰

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時強調:“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研發團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以隧道智能建造為主攻方向,持續開展前瞻性技術攻關。

團隊歷時6年建成行業首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工程大數據平台,目前已在上海崇太長江隧道、新加坡地鐵環線、格魯吉亞南北走廊KK公路等463台國內外各類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737條施工線路上應用,涵蓋地質、環境、裝備、姿態、結構等多維度信息,奠定了全斷面隧道掘進機隧道智能建造轉型的基礎。

面對全球最大直徑高鐵盾構隧道——滬渝蓉高鐵崇太長江隧道超大直徑、超高水壓的世界級挑戰,團隊搭建大數據庫和雲計算中心,為盾構機裝上“智能掘進腦”,構建智能感知、智能掘進、智能運輸、智能管控等九大智能建造體系,實現大直徑盾構機全工序智能協同無人化掘進,並常態化應用。在實際施工中,掘進、環流、姿態參數較人工操作更平穩,創造了15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單月掘進718米的世界紀錄,平均月進度達到600米,誤差控制在毫米級,大幅提升工程效率和質量。團隊主導編制的《中國盾構/TBM隧道智能建造藍皮書》,代表行業全面展示中國盾構/TBM隧道智能建造最新成果,為我國智能建造技術引領國際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團隊科研人員開展汕頭海灣隧道工程高強度花崗岩地層盾構掘進破岩試驗。

突破技術壁壘,鍛造大國重器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隧道施工仍以人工和傳統機械為主,工人常常需要在可能塌方和涌水的危險環境中作業,安全風險極高。彼時,國外盾構機雖技術先進,但花巨額資金引進之后經常“水土不服”,維修依賴外方且費用高昂,保養時中方不能參與,進度無法控制……關鍵技術受制於人,處處掣肘。2008年,團隊依托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等重點項目,成功研制我國首台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中國中鐵1號”,終結了國外盾構機長期壟斷的歷史,開創了我國盾構機制造國產化的先河,為中國盾構機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隨后,研發團隊圍繞超大直徑盾構機和主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卡脖子”難題開展技術攻關,攻克盾構機自主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制出國產首台9米以上大直徑硬岩掘進機——“彩雲號”,該裝備入選央企十大國之重器﹔研制出超大直徑泥水盾構機——“海灣號”“春風號”,兩度打破當時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紀錄﹔聯合研制出世界最大矩形掘進機——“中原一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推動我國隧道掘進機設計和制造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團隊深入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一線,針對超大直徑穿江越海隧道修建中遇到的施工難題,成功構建穿江越海隧道設計理論與方法,解決時速350公裡隧道的修建難題,並推廣應用到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汕頭海灣隧道等國家重大工程。其中,汕頭海灣隧道工程攻克了高水壓、強腐蝕、大埋深等八大技術難題,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厚植人才沃土,踐行忠誠擔當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提到了中鐵隧道局青年黨員的來信。習近平總書記說:“他們的來信,讓我感受到了青年一代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和忠誠,讀了很是欣慰。”“忠誠擔當”成為研發團隊始終堅守的信念,時刻激勵著全體青年爭做科技興隧、以隧報國的青春奮斗者。

當高原工程的建設號角吹響,團隊青年主動請纓,向高原高寒、斷層破碎帶、高地震烈度活躍區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發起挑戰。他們秉持“把論文寫在雪域高原”的信念,在隧道施工現場駐守320天,在缺氧不缺精神的雪域,創造性開展高原高寒地區岩爆監測、盾構機防卡與脫困關鍵技術、全斷面硬岩隧道掘進機施工技術研究,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志,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作為隧道及地下工程領域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團隊持續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奮力攻堅。近年來,培養出國家級課題負責人10人、省部級課題負責人18人、地市級課題負責人16人。研發成果在第十七屆、第十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全國決賽中獲獎,涌現出全國勞模、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原大工匠、省市級高層次人才等14人。

從首台國產盾構機的破冰啟航,到智能建造的華麗飛躍﹔從老成昆鐵路的艱難鑿路,到高原工程的時代壯舉,研發團隊始終與祖國發展同頻共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團隊正向著更深地層、更復雜地質環境發起沖鋒。

這支忠誠擔當的青年科研尖兵,將始終奮戰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一線,努力在裝備突破和智能建造等方面做出重大成果,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以科技創新賦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術高質量發展,做新時代科技報國的奮斗者。

(來源:《旗幟》2025年第6期﹔作者單位:中鐵隧道局隧道掘進機及智能運維全國重點實驗室)

( 編輯:劉瓊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