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5年第6期

健全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

王偉國
來源:旗幟網2025年07月28日16:29
文字縮放: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改進作風問題上,我們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須保持常抓的韌勁、長抓的耐心,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定,抓黨的建設從抓作風建設切入起步,抓作風建設從制定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破題。2025年全國兩會后,黨中央即部署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次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點題、親自部署,旨在通過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作風建設制度成果為健全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打下扎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作風建設內在規律的認識,推動形成比較完善的作風建設制度體系,推動黨的作風建設不斷取得扎實成效。

以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口和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十九屆、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先后兩次修訂實施細則。中央政治局每年聽取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情況匯報,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和案件進行常態化統計、通報。中央八項規定以小切口推動了大變局,使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發生了全面深刻、影響深遠、鼓舞人心的變化。八項規定深刻改變了中國,並將繼續改變中國。

聚焦整治“四風”問題加強制度建設。為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到實處,黨中央聚焦整治“四風”問題制定修訂一系列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修訂《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中辦、國辦出台《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辦法》《黨政機關辦公用車管理辦法》《關於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關於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以及《關於嚴禁在歷史建筑、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暫行規定》等配套制度。黨中央修訂《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明確對“黨的作風建設鬆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不力,‘四風’問題得不到有效整治”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問責。針對形式主義突出問題,中辦先后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証的通知》以及關於進一步解決形式主義問題做好為基層減負工作主要措施及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中辦、國辦制定出台《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2023年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增加了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處分規定,進一步完善糾治“四風”的相關規定。通過堅持不懈抓、久久為功治,中央八項規定日益成為黨員干部心中的鐵規矩、硬杠杠,黨風政風社風煥然一新,黨心軍心民心高度凝聚。

2025年4月18日,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五雲村,紀檢監察干部為黨員群眾細致解讀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涵及實踐要求。

持續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的深刻道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作風建設是攻堅戰、持久戰,要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其中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

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決定了作風建設的持久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經常抓、長期抓,在改進作風上立新規、動真格、求實效、防反彈。”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對“四風”問題及其各種變異表現,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保持高壓態勢。如同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亦如同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由此,我們就能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八項規定不是隻管五年、十年,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蘊含的大道至理、體現的深謀遠慮。推動作風建設,必須打持久戰而非突擊戰,必須形成常態化的外部約束、他律機制。黨員、干部必須以滾石上山的精神弘揚黨的優良傳統,自覺涵養勤勉敬業、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積極培育新風正氣、持續抵御歪風邪氣。

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決定了作風建設的艱巨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須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中不斷增強。毋庸置疑,黨性與人性存在內在關聯性。一方面,黨員也是人,自然也有人之為人的人性,而人性是復雜的。另一方面,黨員又不是普通人,要符合更高的黨性要求,而黨性作為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的集中體現,並非黨員與生俱來的,需要不斷修煉才能真正具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干部的黨性修養、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工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必須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黨性修養的過程是黨員、干部逐步習慣於接受制度約束,進而把他律轉化為自律、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准則的過程。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必然要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必然要求作風建設實現長效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作風建設,集中教育整頓是有必要的,但根本上還是要靠制度。要注重從制度機制上解決問題,增強貫徹落實制度的執行力。”這就要求必須切實發揮法規制度的教育、引導、評價、制裁等規范和調整功能,確保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始終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

健全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的基本思路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當前,要以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重大契機,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健全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

抓住“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健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機制。“一把手”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狀況深刻影響著一個單位乃至一個系統的政治生態,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作風建設狀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查處的腐敗分子中,方方面面的一把手比例不低。這說明,對一把手的監督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由於監督缺位、監督乏力,少數一把手習慣了凌駕於組織之上、凌駕於班子集體之上。”為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健全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配套制度”的部署要求。落實這一部署要求,一方面要加強對“一把手”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情況的監督檢查,將“一把手”作為開展日常監督、專項督查等的重點,讓“一把手”時刻感受到用權受監督。另一方面要完善“三重一大”決策監督機制,把“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執行情況作為巡視巡察、審計監督、專項督查的重要內容,對“一把手”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全過程形成實時性實質性制約,對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的基本程序、關鍵環節、議事規則、時限要求等作出詳盡細致的剛性規定。

將“由風查腐”與“由腐糾風”結合起來,健全風腐同查同治機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風腐同查同治,要求負責作風建設和查辦腐敗案件的不同部門,建立常態化協作配合機制。一方面,要完善紀委監委機關內設機構協同合作機制,完善問題線索融入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案件審理、問題整改的全周期全過程全要素流轉機制,推動形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健全紀檢監察機關與其他機關協作機制。推動建立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政法單位以及信訪、財政、審計、稅務、市場監管、環保督察等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快速查辦、線索移送、執法聯動等工作機制。

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形成全方位立體式防范機制。建立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機制,健全細化落實黨章規定的“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機制,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進一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黨員、干部的人文素養﹔建立作風建設考核評價機制,將作風建設與評先評優、干部選拔任用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對作風建設情況專項考察、專門畫像、評定等級﹔健全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機制,把工作圈和社交圈、“八小時內”和“八小時外”、在職和離職、境內和境外、網下和網上等貫通起來﹔編制作風建設言行標准手冊(含負面清單),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內容,以治標促治本﹔探索建立領導干部配偶、子女良好家風建設培育機制﹔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作風建設預警機制。

(來源:《旗幟》2025年第6期﹔作者系中國法學會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 編輯:劉瓊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