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本网专题>>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案例

充分发挥党支部桥头堡作用 卫星遥感助力汛情精密监测

——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研究所党支部为防汛救灾贡献气象科技力量

来源:旗帜网2020年07月29日13:58
文字缩放:

今年南方严峻的汛情牵动着党和各级政府的心,气象部门作为防汛的重要科技力量,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投入汛期服务和抗洪减灾工作。气象卫星作为自然灾害监测的科技利器,如何充分发挥它的功效,这是卫星气象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是我国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开发应用研究的摇篮,成立30多年来参与和见证了我国17颗风云气象卫星的研发和应用,目前主要承担风云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上百类产品的研发任务,卫星气象研究所党支部是一支特别能战斗、善创新、乐奉献的队伍,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工程的研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了基层先进党支部等一系列的荣誉称号。

汛期服务是气象部门一年中最艰巨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如何推动更多的定量遥感产品能在汛情监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卫星研究所科技人员在汛期的工作重点。3月下旬,根据中国气象局对今年汛情的研判和工作部署,全国政协委员、卫星气象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张兴赢同志早早在研究所党支部召开了部署和动员,对支部成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强调:卫星气象研究所是卫星气象科技研究的前沿,研究所的工作是要立足创新,党员同志要冲在一线,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必须让新产品在汛期发挥新的作用,否则“无功便是过”。张兴赢同志抽调党支部的精兵强将着手组建了研究所汛期服务工作小组,在汛期开始之前就针对近二十多种汛情监测有关的卫星产品开展了汛前的自查,支部副书记徐娜同志牵头组织准备了详尽的研究所汛期应急预案,确保这些业务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在汛期服务期间能保证遥感应用服务的需要。

6月入汛以来,为了进一步强化研究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张兴赢同志组织召开了支部大会,传达了党中央、中国气象局党组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党委对当前汛期服务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并且以党课的形式,结合今年两会精神,要求大家克服当前疫情的影响和困难,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做好气象服务”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汛期服务的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为了让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实时对各自负责产品开展跟踪,张兴赢同志身先士卒,想方设法、多方联系协调中心的卫星数据资源管理部门、遥感应用服务部门等,带领研究所的张璐同志在研究所办公楼层的公共位置开通了电脑大屏,打通了网络,部署了中心网络版产品可视化软件平台,实时展示和查看各类风云卫星的遥感产品,让大家每天路过时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各自产品在汛期服务中的“表现”;这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利用汛期出现的天气事件来检验卫星产品是否可以精密地捕捉到汛情变化的信息。

7月,随着汛情越加严峻,为了让业务服务一线的同事们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卫星遥感新产品的特性以及应用能力,同时也为了在特殊的防疫时期尽可能减少大家聚集面对面沟通的时间,张兴赢同志集思广益,召集研究所云产品团队、辐射产品团队、大气探测产品团队的党员同志们群策群力组织策划出台了《气象卫星遥感产品应用及质量评估报告》,结合汛期的极端天气和灾情案例,在短时间内推出了云相态产品、大气顶射出长波辐射产品、对流层顶气压和云导风产品三份报告,开展了新产品的示范性应用和产品质量的检验,以图文并茂的报告形式提供给一线值班的业务服务人员,为他们带来更多更丰富的汛期监测遥感产品信息。

“七下八上”通常是我国汛期最紧张的时刻,面对即将叠加到来的台风季,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战,是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宝。中国气象局近日获取欧洲风神卫星资料,面对最新的资料,此前我国并无应用技术储备。张兴赢同志在支部充分挖掘力量,了解到今年新入职的翟晓春同志曾经在欧洲风神卫星团队学习访问过。翟晓春同志孩子刚刚两个月,本来可以休产假的,一接到组织安排的任务,毅然放弃了产假,克服家庭的压力和作为新员工的困难,一入职就全力投身新卫星资料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储备,积攒科技力量应对即将到来的台风监测工作。

如今卫星遥感也和众多的高科技产品一样,正在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保驾护航,为了更好地在汛期宣传和科普气象卫星遥感产品及其应用,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同志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网策划组织的汛期专题媒体服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接受视频连线采访,通过新媒体更好地讲好气象卫星服务百姓民生的科技故事。中国科学报、中国气象报等媒体也持续关注和跟进卫星遥感在汛期的应用,向社会公众介绍气象卫星在天气和自然灾害中的监测和应用,增强大家应对汛情的信心。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今年我国的汛情不容乐观,很多奋战在一线的同志正在夜以继日地开展抢险救灾,广大气象系统的党员同志正在和前线的同志们一样夜以继日默默地坚守在科技的一线,实时为汛情前线提供最新的汛情动态和未来的发展动向,为救灾抢险贡献气象科技力量。(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供稿)

( 编辑:冯爱龄   送签:冯爱龄   签发:冯爱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