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慧:走出防疫“红区”,再进抢险洪区

2020年09月21日14:33

导读:2020年7月,洪水侵袭江西、安徽等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各个部门迅速组织抗洪宣传报道,特别是许多刚从武汉疫情报道一线归来的党员记者,闻令而动,义无反顾地再次投入到抗洪抢险报道中。他们发扬“新闻铁军”精神,不惧风雨,不畏艰难,深入核心现场,及时发出最新报道,讲述感人至深的中国抗洪故事,凝聚起万众一心抗洪抢险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是新媒体记者,大年初一出发,向武汉,92天。7月13日出发,先向江西、再向安徽,19天。这两次出发,毕生难忘。

如果说对武汉“红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那么对江西洪区的担忧恰恰来源于了解。关于洪水,大家并不陌生,可只有亲历抗洪报道才能体味其中的艰险与不易。

作为北方人,我对洪水最初的认知停留在曾经报道过的山洪灾害。而这一次,真正来到长江流域,洪水肆虐,我看到了这片土地遭受的创伤,更看到了这片土地上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7月13日晚上11点,江西省彭泽县紧急在国道上筑起子堤,作为守护彭泽县的第二道防线。原本道路两侧的村庄已经断电,农田被洪水淹没,除了抢险的路段,四周漆黑一片。施工现场的照明光源只有车灯,第一场直播就在此时开始了。看不清路面,一脚踩下去,鞋里就灌满了泥水,身边的人赶紧拉住我说,道路两侧都是洪水,千万小心。这一刻,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真正身处洪区了。在现场,我能听到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听到装沙袋的沙沙声,但是再也听不到那原本祥和的、属于生活的声音。

在灾难报道中,我不想只是关注那些冷冰冰的灾情数字,更想关注“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志愿者,7月14日,江西庐山市城防堤出现洪水漫堤险情,400多名解放军战士紧急抢险。在新媒体直播时,我注意到一位阿姨,走上前询问她为何来到抢险现场,她说她就是庐山人,作为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这几天加入了庐山市志愿者协会,带着西瓜来看望抗洪战士。阿姨眼含热泪说:“这些孩子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他们在这里吃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还说,“你也很辛苦,这么热的天,报道我们这儿的灾情,谢谢你们。”采访时,我和她一起感动落泪。这一段采访发布在央视新闻微博账号上,阅读量达6155万次,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高关注度,让我看到“人”的力量,那些能引发我们情感共鸣的采访,不仅抵达了现场,更能直抵人心。

我把镜头对准抗洪一线的人们,记录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更关注他们的情感点。连日的强降雨过后,紧跟着就是连续的高温天气。来到江西3天后,我认识了一对抗洪父子——彭泽县人民武装部民兵应急连排长章永红和他的儿子。章永红今年52岁,从7月5日起就奋战在抗洪一线,守护芙蓉圩堤。章永红的儿子章安,今年17岁,读高一。看到父亲在抗洪一线忙碌,期末考试一结束,他就跟随父亲一起防汛抗洪。章安说,“以前背的都是书包,这次背上了沙包。家人、学校保护了我好多年,这次换我保护他们。”章永红说,“作为党员,我们毫不犹豫冲在前面。只要水不退,我们永远不会走。”用冲锋舟转运物资、巡堤、清理杂草、紧急处置渗水险情,父子二人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我用“直播态”不关机的拍摄方式记录着这对“抗洪父子兵”。

记者在芙蓉圩堤上和民兵一起搬运物资

他们转运物资,我和他们一起搬;他们坐在地上吃午饭,我也坐在地上进行聊天式采访。来自抗洪一线的节目,没有解说词,就用最真实的现场和细节讲故事。饿了,就在堤上吃口盒饭;累了,就躺在地上睡一会儿。

忠实的记录,自有千钧之力。拍摄的时候,我的手和胳膊也被晒爆皮。在现场,我不仅是采访者、记录者,更是和民兵连一样、和抗洪一线的党员们一样,和大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也为防汛抗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武汉报道疫情期间,网友称我“送温暖小姐姐”。这条片子播出后,很多网友又纷纷给我留言:“同甘共苦,要注意安全”,“送温暖小姐姐抗疫之后再抗洪,继续温暖着我们,加油”等。网友们的留言,让我特别感动,也给了我坚守一线继续奋战的力量。面对洪水,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许会害怕。可是作为党员、记者,我们不怕。

7月18日夜晚,安徽汛情加剧。我又紧急赶往安徽芜湖市。经汽车转火车再转汽车,抵达芜湖无为市,已是19日凌晨5点多。顾不上休息,赶到武警抢险点,在滂沱大雨中,呈现了新闻新媒体中心的第一场发自安徽的直播报道。地面加航拍再加慢直播三路直播机位,独家、首次呈现安徽无为大堤水中紧急修筑400米子堤的场景。一个多小时的直播,浑身被大雨浇透,我跟随部队官兵去往洪水中心区,零距离直观展示险情。直播中,全程行进式介绍现场,当我近距离展现作业点时,一不小心陷入泥潭,雨靴里灌满了泥沙,而这样的“意外”也是前线抢险战士们每天遇到的。

在探访宿营车时,看到党员先锋连的战士们沾满泥浆的衣物挂在车下,被风吹到地上,心疼极了,赶忙帮战士们挂好衣物。在一线,我和大家一样,不是旁观者。身上沾满泥浆,心里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来报道党员们本着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进行艰苦抢险的感人事迹。

这次抗洪报道中,有一场直播我没能控制住眼泪。7月29日,安徽肥西县派河大堤出现120多米的滑坡险情,还有可能发生决堤。就在大家纷纷撤离大堤两岸的时候,解放军紧急出动200多名战士进行抢险作业。由于大堤路面坍塌,无法再用大型机械作业,现场只能依靠冲锋舟从对岸不间断运送砂石,采取石笼固基的作业方式抢修大堤。大堤外侧是随时要漫堤的河水,大堤本身随时有继续滑坡的可能,大堤内侧的战士们在和时间赛跑,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抢险,防止大堤坍塌、洪水决堤。党员先锋连的战士们主动请战,去最危险的地段抢险。现场,“90后”、“00后”的战士们跳入洪水中抢险,积水最深处已经没过战士们胸口,扛的沙袋进了水,顺着战士们脖子向下淌。看到抢险作业,我的眼泪止不住流。我深知核心现场的危险,可我是记者,更是党员,很多人往后退的时候,我们得向前冲。没有丝毫犹豫,带着直播设备,我和战士们一起下水。我刚走第一步,水就已经淹过了大腿,雨靴里灌满了泥水,每走一步都很困难,我拿起话筒说,“我的脚下全是淤泥,极难站稳。战士们还要在水中作业,大家全身都湿透了,沾满了泥水。在抗洪一线,身上扛的是沙袋,心里装的是万千百姓。”

记者在安徽直播紧急加固巢湖大堤

此次抗洪报道,我从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庐山市、安徽芜湖市、无为市、巢湖市到合肥市一路报道。从40度高温到大雨滂沱,从凌晨5点到深夜12点,共进行20多次直播。纵有危险,绝不后退。我们热爱生命、热爱新闻、更热爱这片土地。

作为记者,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不仅是因为能够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更是为了不辜负那些深深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在一线,用镜头致敬最可爱的中国人,记录了抗洪之战以及凝聚起抗洪的磅礴力量。

从“红区”到洪区,我更加懂得“光”有多么温暖,也让自己成为一束光,温暖人心。

(来源:总台之声公众号)

(责编:冯爱龄、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