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期刊 >> 《旗幟》雜志 >> 2025年第5期

充分發揮政法機關職能作用 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

中央政法委六局
來源:旗幟網2025年07月23日15:49
文字縮放: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出新部署,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政法機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力量,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協同推進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改革,推動形成更加完善的法治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國家,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政法力量。

准確把握完善法治體系建設的正確方向

始終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站穩政治立場,堅持正確方向,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行穩致遠。堅持黨的絕對領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主張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健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確保法治工作、政法工作始終置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之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定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決不被西方錯誤思潮所誤導,決不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走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最關切的權益保障問題、最關注的公平正義問題,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拓寬人民群眾參與、表達、監督渠道,讓人民群眾共享法治建設成果。

深入推進政法領域立法

堅持破立並舉、先立后破,善於通過科學立法解決新問題,促進良法善治。推動健全黨領導立法的體制機制。推動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協同推進涉及政法職能的法律立改廢釋纂工作。推動完善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結合政法工作實際,推動完善刑事、民事、行政實體法和程序法等重點領域立法,網絡犯罪治理、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立法,司法協助、出境入境管理等涉外領域立法,聚焦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及時出台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推動加強立法協同。推動健全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銜接機制,建設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信息平台,提高立法系統性、協同性、時效性。

深入推進嚴格執法

堅持懲防並舉,善於通過嚴格執法解決現實問題,嚴格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辦事。完善依法打擊違法犯罪的制度機制。依法懲治挑戰法律權威、挑舋公共秩序、侵犯人民利益等違法犯罪行為,健全與打擊跨域、跨境、網絡化刑事犯罪任務相適應的偵辦機制,有效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推動健全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行政裁決等體制機制,完善行政裁量權基准、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雙向銜接等制度,確保執法規范、高效。加強產權執法保護。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堅決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堅決整治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健全依法甄別糾正涉企冤錯案件機制。

深入推進公正司法

守住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強化制約監督。健全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深化審判權和執行權分離改革,健全國家執行體制,深化和規范司法公開,落實和完善司法責任制,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運行。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完善事前審查、事中監督、事后糾正等工作機制,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權利強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的制度,依法查處利用職權徇私枉法、非法拘禁、刑訊逼供等犯罪行為,完善執法司法救濟保護制度。深化訴訟制度改革。全面准確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深化行政案件級別管轄、集中管轄、異地管轄改革,完善案件繁簡分流機制,規范專門法院設置,構建協同高效的警務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

深入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堅持標本兼治,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筑牢法治根基。深化公共法律服務改革。深化律師制度、公証體制、仲裁制度、調解制度、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均等可及的服務。制定實施未成年人專門矯治教育規定,落實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措施,加強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更好維護社會安定。改進法治宣傳教育。落實和完善“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讓法治走到人民群眾身邊。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學院校教育培養機制,健全法學院校與法治實務部門協同育人機制,提高法治人才培養質量。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信訪工作法治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實現矛盾糾紛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推進信訪工作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維護秩序“五個法治化”,推動在法治軌道上解決信訪問題。

深入推進涉外執法司法工作

站穩和守牢法治陣地,有效應對我國發展和安全面臨的外部風險挑戰。完善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建立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加強溝通會商、工作銜接。完善法治實施體系。推動建立健全周邊安全工作協調機制,深化執法司法國際合作,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健全涉外糾紛解決機制。完善涉外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依法約定管轄、選擇適用域外法等司法審判制度,健全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推進海事仲裁制度規則創新,打造涉外調解、仲裁、訴訟相銜接的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積極發展涉外法律服務。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鼓勵支持國內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拓展海外業務、開設分支機構,建設高素質涉外仲裁員和律師隊伍,為我國公民、企業“走出去”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深入推進政法領導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抓住領導干部這個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少數”,著力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素養。堅持領導帶頭。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把自己擺進去,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辦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強化法治實踐。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牢記職權法定。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權既不能讓渡、也不能擴張,切實做到依照“三定”規定履職、依照法制辦事、依照崗位責任落實。

(來源:《旗幟》2025年第5期)

( 編輯:孫麗   送簽:鐘鳴   簽發:林燕 )